世上有一种风景让你百看不厌,它们以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历史展示自然的奇迹和文明的痕迹,它们以绝世的另类的语言和目光,阐释自然、生存、文明、和谐的独特涵义。在彩云之南的东北方,有一块神奇圣洁的红土地,它的名字,叫昭阳。
大山包的自然景观令人惊叹
昭阳,位居云、贵、川三省结合部,背倚历史文化的厚重,前瞻现代文明的绚丽,在昭通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汉、回、彝、苗等15个民族。随着内昆铁路的通车,昆水公路的建成,昭阳区已成为滇、川、黔连接点的物流重地。
独特的历史文化
昭阳,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是历史的琴弦上弹奏出的一个沧桑而绚丽的颤音。五尺道,是昭通的动脉血管,连通了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和滇文化,几种文化的对接和碰撞,昭阳开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之花。
昭阳灿烂的历史,是有其独特魅力的。1901年,在昭阳区杨家冲马家湾出土的汉碑,被海内外学者称为“寰宇稀世奇珍”、“海内第一石”。多少硕学之士、海内名家为之倾倒。它的史学研究价值和书法研究价值,至今仍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晋墓深藏于乌蒙高原黄天厚土之下,它的发现,补史之阙,是研究蜀汉至两晋“南中大姓”最弥足珍贵的文史遗存,是海内仅存的研究古代民族史的最具价值的文物。“过山洞”是十万年前的“昭通人”居住的一个山洞。一枚“昭通智人牙齿”填补了“昭通人”在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的空白。从洞中溢出的一缕青烟,早已在历史的天空中消失殆尽,但在石壁上熏黑的痕迹,却勾起了人们对祖先的缅怀。
九龙山下,彝族“禄氏故城”的遗址,在时光低沉的叹息中讲述着昔日的辉煌,“铁锅寨”那口奇大无比,可煮牛数头的天下无双的铁锅,烈焰熊熊,热水鼎沸,烹煮着流逝的壮观。“禄氏故城”、“铁锅寨”前,烹牛宰羊,人流如潮,饮烈酒,跳锅庄,弹三弦,唱山歌,通宵达旦,何等壮观。
串串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葡萄”,是葡萄井的奇观,它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还是彝族的圣水“玛弄咿曲”。
老鸹岩,一个并不十分美丽的名字,却是彝族逝者的灵魂天堂,是至高无尚、无比庄严的灵魂栖息地。气象森严,结构精美的“龙氏家祠”,是一代“云南王”龙云供奉祖先的地方。层峦迭嶂、松风如涛、一泉冷然的大龙洞,是昭通风景极佳的旅游区。
明月清风的清官亭,池水澹澹、修竹亭亭,“一官已留清白去,何人更踏软红来。”有景观,有人文,有历史,有传说,昭阳风景殊丽,昭阳人文昌盛,源远流长,叩人心扉。
丰富的人文地理
从人文地理角度看,昭阳区可谓边地。边地必然是各种文化交汇融合的地方,边地文化可谓千姿百态,熠然生辉。汉、回、彝、苗等各民族人民,创造了风格各异、绚丽夺目的民族文化。气势恢宏、雄浑质朴的“四筒鼓舞”,以铿锵有力的舞步叩击着乌蒙高原;彝族的舞蹈、苗族的刺绣以及其他民族的音乐、舞蹈、奇风异俗,为昭阳区文化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五尺道的驼铃,边关的晓月,泛着青辉的青石街道,书写了一段厚重历史的老城区。硕果累累,绵延不绝的万亩果园,红艳迷离、娇嫩晶润的樱桃,令人馋涎欲滴!各具特色的风味小吃,矫健敏捷、善走山路的乌蒙马,图案新颖、做工精细、民族风格浓郁的“版纳地毯”,数不清的珍奇、尝不够的美味,流金泻玉的盆地,蕴珍藏奇的山川……绘就了一幅幅浓墨重彩的画卷。
在自然景观上,昭阳,当数大山包了。大山包境内最高峰海拔3364米,最低处是位于金沙江边的茅坡,海拔仅494米。在这里可以看到十分完整的高原山峦和高原坝子,也可以看到汹涌湍急的江河。有两大山系横亘境内,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乌蒙山脉绵延而至,山势雄奇,磅礴逶迤。而太阳落下的地方,则是横断山脉凉山山系五莲峰分支的尽头,这里山高谷深,海拔高低悬殊,令人惊叹。
更为壮观的,是大山包的鸡公山大峡谷。鸡公山大峡谷是造物主鬼斧神工的杰作,刀劈斧削一般的绝壁,绝对高度达两千多米,深不可测。站在崖边,与峡谷中隐隐约约、飘渺可辨的村庄,与蜿蜒曲折的牛栏江,隔着几重天,恍然置身天界,正俯视人间,偷窥红尘。
昭阳,是一道另类风景。它不同于西北的粗犷豪放,不同于江南的温馨柔情,也不同于丽江大理的艳丽民风。它是集粗犷豪放、温馨柔情、艳丽民风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一体的另类风景。到了昭阳,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全方位地领略南北景观和南北风情,足以让人感到惊奇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