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从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获悉,4月8日下午,工作人员在东河边开展鸟类监测时,发现了一群30只左右的栗喉蜂虎。它们时而停留在河边的电线或柳树枝头上,时而欢快跳跃于低矮灌木丛中,时而飞翔捕食蜻蜓、蛾子等昆虫。这是自2019年以来,栗喉蜂虎第2次来到青华海,而且这次的种群数量比去年多了很多。
(青华海来了一群栗喉蜂虎 猫头鹰 摄)
(栗喉蜂虎 匡琳 摄)
(栗喉蜂虎 猫头鹰 摄)
栗喉蜂虎
学名Merops philippinus,为中型鸟类,体长约25-31cm。头部、枕部和背部为绿色,具有一条宽阔的黑色贯眼纹,贯眼纹上下又各具一蓝色窄纹,喉部栗红色,其余下体蓝绿色,腰部和尾为蓝色,中央尾羽延长;虹膜红色,嘴黑色、细长而向下弯曲。在阳光的照射下,全身闪烁着金属般的艳丽光泽,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鸟”。主要以鳞翅目、蜂类、白蚁、蝉等各种飞行性昆虫为食。繁殖期4-6月,营巢于河流、溪边较陡峭的土质岩壁上。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栗喉蜂虎国内主要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及广东、海南岛等地。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中南半岛、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几内亚。栗喉蜂虎在保山境内为夏候鸟,每年4月至9月在怒江沿岸、青华海等地都能看到它。
栗喉蜂虎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保护动物名录》。
( 栗喉蜂虎 汪金芳 摄)
(栗喉蜂虎捕食昆虫 汪金芳 摄)
(柳树上的栗喉蜂虎 猫头鹰 摄)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李亚 文
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 图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代基凯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