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忆昆明]波罗晨雾

波罗村村名源于《波罗密多心经》中的“波罗”二字,有“平安吉祥”之意。史学家考证,居住在昆明波罗村的完姓满族是明朝时期入滇满族的后裔。“当时,政府为分散元末时的官兵,把一批批军队分散到云南行军、民屯。”这其中,有早期进入中原的女真人在明朝为官的,也有沐英带来的几十万(有的说300万)江浙一带的移民。

《官渡区志》记载,波罗村,元代称作波罗驿;明代称为滇阳驿,从这里通向板桥驿,是昆明到东川、往北走的大路通道,波罗村是这条大路上的必经之地。这个村古时就是一个驻军的地方,解放前,滇军60军北上抗日保卫台儿庄回来后就曾驻扎在村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波罗村因为地广人稀,是当时平民跑警报较为集中的地方。之后很长时间内,波罗村周边还是一片农田。上世纪60年代初期,波罗村仍“像一片沼泽。大雾中给人一种混沌初开的感觉。”

1999年世博会,占地达3270亩的世博园主会场选址在波罗村东北向不远处,大量农田被征用。 如今,波罗村已经没有农村的模样,而仅仅是一个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