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刊发相关微博截图)
近日,河南原阳县发生建筑工地压埋事故,4名儿童不幸丧生。据红星新闻报道,21日下午,4名儿童在原阳县一陵园下葬,经家属同意后,媒体记者前往采访,但在陵园门口被十余名不明身份人员阻拦。随后,上述不明身份人员对记者进行推搡、殴打,记者使用手机进行拍摄时,手机被抢、衣服被撕烂、眼镜被踩毁。
建筑工地发生压埋事故,目前事件起因、责任认定尚在调查中,然而殴打记者、试图阻碍采访,却是明目张胆的欲盖弥彰、标准的蠢笨无能。
据相关部门初步调查情况表明,事发工地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属于无证非法施工;涉事车辆为向后倾翻型后八轮自卸车,系违规作业。人命关天,当地公安机关不仅及时介入调查,而且于次日便将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8名开发商及施工人员刑事拘留。
在冰冷铁皮车辆的轰鸣声中,数名儿童不幸遇难。尽管事发原委正在水落石出,但是仍有多个谜团待解。一是几名儿童是如何进入正在施工作业的建筑工地的?该建筑工地是否具有相应的围栏设施和醒目提示标牌?二是操作土方倾倒车辆的具体责任人员究竟是谁?他(们)在进行土方倾倒作业中,是否按照标准流程、落实了应尽责任?三是无证非法施工何以脱离了监管?属未成年人的数名儿童的安全监护责任何在?
媒体记者前往采访,通过调查还原事实。无论是当事儿童家长,还是建筑工地责任人员、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监管单位等,只有尽快复现场真相,并将各方面的责任及履责情况梳理清楚,才有利于依法解决问题、追究责任,并举一反三,亡羊补牢,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就儿童家长方面来说,配合调查尽快查清原由,是依法获得相关权益的基础;施工企业则应积极配合并开展抚恤补偿,痛定思痛弥补疏漏。当地政府及其部门的安全属地责任也不可推卸,及时向社会公众透明事件信息,既能有效挤压各种谣言生成空间,还能有效维护对外形象,释放公平、公正的公信力。
阻拦采访、殴打记者等极端方式挡不住事故真相。相反,由于压埋事故导致殴打记者,舆论影响还会出现叠加效应,让肇事责任者更加臭名远扬。删除记者手机中的照片,面对记者对打人者身份、阻拦理由的追问支支吾吾,这显然不是化解舆论质疑的应有姿态。
坦荡接受舆论监督,是维护公共安全尊严的必要之举。阻拦采访、殴打记者既是与公共安全利益为敌,更是致法律正义于不顾。如此蠢笨无能的欲盖弥彰行为,除了贻笑大方之外、终究不能掩盖住事件真相,定将被依法彻查处理。(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渝西锋光)
来源 云南网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