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云南瑞丽江—大盈江流域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下称:《规划》)解读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修春表示,《规划》立足瑞丽江—大盈江流域生态、民族、沿边三大优势,以及在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出把两江流域建成“美丽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示范区、沿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以及流域绿色发展示范区等4个示范区。
据悉,《规划》将把两江流域建成“美丽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强化流域科学保护开发,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生态环境联保联防联控、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作出示范,在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中走在前列。
建成“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示范区。高标准建设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加快陆空水通道和对外门户枢纽建设,深化与缅甸及印度洋地区务实合作,在跨境电商、跨境产能合作、跨境金融、跨境生态环境保护、边境管理、国际减贫等重点领域作出示范,实现流域内外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发展。
建成沿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在民生持续改善、发展动力增强、民族教育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民族团结创建、民族事务治理等方面作出示范,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和谐边疆。
建成流域绿色发展示范区。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深化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内涵,大力发展边境旅游文化、现代物流产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现代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与消费品制造,培育壮大电子信息、航空产业,为跨境河流流域绿色发展作出示范,使两江流域“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据了解,瑞丽江、大盈江属伊洛瓦底江的重要支流,是云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国际河流,是德宏州的母亲河。瑞丽江、大盈江流域地处“三亚两洋”结合部,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的重点区域,具备承东启西、南联北接“一带一路”的地缘优势。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瑞丽边境经济合作区、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以及中缅油气管道等国家重大工程均落地此区域。高位推动两江流域发展,对提升全省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德宏州委常委,德宏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张辉介绍到,预计到2022年,流域保护开发初见成效,森林覆盖率达68.96%,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2%,流域生产总值达680亿元以上,口岸进出口达170亿美元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65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75元。实现流域高速公路县县通,初步形成铁路、航空、高速公路、国省公路干线连通境内外的综合交通发展格局。成功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公平可及。预计到2035年,两江流域保护发展全面完成,努力建成“美丽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示范区、沿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流域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出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国际河流保护开发经验做法。
云报文旅全媒体实习记者 李正鹏 文
赵嘉 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胡四美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