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0年“五一”假期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坚持客流管控,加强景区入口、重要游览点等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管理,严防人员瞬间聚集;要推动实施预约制度,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
基于旅游行业在“五一”假期期间遇到的问题,铁路12306平台积极通过技术解决旅游行业困境——该平台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协助各地旅游局和景区积极引流,同时,精准针对即将到达人群,通过智慧旅游平台预约、限流,并引导超过承载限制的游客到其他景区。
记者了解到,“五一”假期,铁路12306平台将与焦作云台山、开封清明上河园、洛阳龙门石窟、郑州建业电影小镇、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展开深度合作,提供一系列便利化、信息化的配套服务,满足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
对此,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夏杰长认为,利用“互联网+”的模式,来提升景区的信息化水平、全方位优化景区的经营管理能力,进一步破解出外旅游便利度发展的难题,相关企业大有可为,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普及度非常高的情况下。
平台优势明显
事实上,2020年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旅游行业的有序复工复产一直是旅游部最关注的工作。尤其今年“五一”假期5天连休,对旅游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在于,在疫情平稳期,5天连休能够刺激停摆近4个月的出游需求,各地会迎来疫情后期第一波出游高峰,有利旅游行业复苏;挑战在于,国外疫情形势严峻,导致所有出游需求集中在国内,景区人流压力剧增;且疫情虽然被控制,但依然不敢轻言胜利,对于过于密集的人流,也同样带来聚集感染的风险。
铁路12306平台作为中国铁路推出的官方手机购票应用软件,近年来一直密切对接相关政策的落地化,并提供基于自身铁路出行属性的技术辅助。
基于旅游行业在五一假期期间遇到的问题,铁路12306平台积极通过技术解决旅游行业困境。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协助各地旅游局和景区积极引流,同时,精准针对即将到达人群,通过智慧旅游平台预约、限流,并引导超过承载限制的游客到其他景区。
铁路12306讲出旅游好故事的优势十分明显——背靠铁路出行的巨大旅客流量。数据显示,其开屏日曝光超2000万人次,日均订票超800万张,拥有千万量级日活用户,2019年全年订票量突破30亿张。其中,旅客人群与游客人群匹配度较高,转化率也极高。
铁路12306平台旅游板块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铁路出行有提前性,即消费者习惯提前3至7天安排自己的行程,所以当消费者在12306订票页面进行目的地选择后,程序会根据选定的目的地自动切换展示内容,即轮播器的图片与下面的文字链接都会对应更改。在疫情时点下,一方面有旅游行业复工复产的需求,一方面也要对到达的人流数量做管控,这个功能就可以达成引流与管控之间的平衡。
记者了解到,以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为例,用户在铁路12306订票的同时,即可在订票页顶部看到目的地景区的预约入口,进入预约平台即可线上购票并预约入园日期。
构建“门票+”版图
疫情之下,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两次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都重点阐述文旅企业“在线化”的发展导向。最终,当前阶段推动文旅消费被概括为12个字—— “有序开放、狠抓线上、帮扶企业”。
从宏观政策层面来看,景区门票预约制度一直是被鼓励的发展方向。
2019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就尤其强调,推进“互联网+旅游”,强化智慧景区建设,推广景区门票预约制度,合理确定并严格执行最高日接待游客人数规模。该文件甚至还划出时间红线——“到2022年,5A级国有景区全面实行门票预约制度。”
显而易见,门票预约制度要想全面推行开来,就必须依托强大的线上功能以及各相关大平台的“合力”。
事实上,以门票为切口接近景区以及旅游业,在疫情下正被寄予厚望。综合考虑国内国际形势,一段时间,出入境游市场都会深受影响。国内游自然是今年重中之重。
因此,业内人士也认为,当前,重视以景区门票为切口的近郊游、本地游、周边游、省内游等,对于缓解旅游企业的现金流意义较大,而且有利于构建一个“门票+”的发展版图。
(图片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来源 文旅中国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