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富农家

在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中,楚雄州南华县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彝族风情浓郁等突出优势,通过整合各级资金,用好用活相关政策,在民族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达到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

走进南华县岔河村委会咪依噜风情谷,一幢幢白墙青瓦、彝人图画、牛头彩画,各具特色装饰的民居,改扩硬化后平坦宽敞的村间道路映入眼帘。咪依噜风情谷地处南华、姚安、牟定三县交界处的南永二级公路两侧,涉及岔河村委会6个村民小组,356户1601人,其中彝族人口占99.7%,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区域。正是看中了这里的民风民俗,当地党委政府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将这里民居建筑、彝族语言、服饰、饮食、传统习俗、歌舞乐曲保留完整,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咪依噜风情谷已经被打造成了3A级景区,当地彝族群众通过发展农家乐旅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罗存菲是咪依噜风情谷最早发展农家乐的村民之一,她家的彝人客栈农家乐通过多年的发展,聚集了很好的人气,生意十分火爆。目前,风情谷已经发展颇具规模的农家乐10家,而其余的彝族群众也通过食材的供应找到了致富路。

为吸引更多游客,2016年,南华县财政出资2000万打造塑木小镇,并对小岔河片区民居进行风貌提升改造,目前工程主体已经完成。小镇建成以后,周边环境将有效提升,预计游客可能会翻一番,带动该村以后的刺绣,野生菌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楚雄州南华县民宗局副局长马勇介绍,“自实施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以来,实施民族团结示范村,散杂居示范项目117个、总投资7373.99万元,其中,小岔河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有力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 楚雄州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