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河而上,坡度从20度到35度,沿途植被茂密,路边开满了野花,栗马河溪流淙淙,礁石林立,浪花四溅,雾气空蒙。在这条路上徒步行走,你会感觉到这里就是一个天然的氧吧,阳光与彩虹时隐时现,林间百鸟欢唱。巨大参天的香柏树与红豆杉遮盖着蓝天,雨后破土而出的野生菌多种多样……这条从金沙江边翻越千湖山的徒步线路,曾是红军长征时的一段路,也是当地人从江边托运货物的茶马古道。如今,它正成为徒步爱好者推崇的一条线路。
漫漫古道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上江乡政府驻地的福库村到栗马河傈僳族山寨,自古以来这条路上发生了太多故事:这条线路历史上不仅是红二、六军团机关长征时走过的线路,也是中甸通往内地的必经要道,同时也是驮运物资的茶马古道线路。
1936年的5月29日,红二、六军团的机关大队人马从这里开始翻越雅哈雪山。当时的国民党中甸县副县长汪学鼎曾经率领境内的民团武装在栗马河设伏兵败以后,在干岩房再次设伏红军,10余名红军战士牺牲在这里。此后红军击退了民团的伏击,一路追剿土匪赶到大岩房,为后续部队扫清了障碍。这条线路还是当年汪学鼎伏击康区土匪抢劫金沙江沿线大获全胜的地方,也是当年地下党输送情报的必经线路之一,同时也是当年解放军剿匪平叛的地方。
如今,这条人背马驮的线路早已被公路交通所替代,但生态植被却得到了完整保护。最为近便的一条山路,坡度从10度到20度不等,从栗马河到干岩房为4公里,从干岩房到一道桥3公里,从一道桥到四道桥约6公里,然后从四道桥到山顶,再下山,路程为12公里,总计里程34公里,翻越海拔4756米的雅哈雪山。
溯河而上
遇见最美杜鹃花林
沿路几乎全部是溯河而上,沿途植被茂密,路边开满了野花,栗马河溪流淙淙,礁石林立,浪花四溅,雾气空蒙。在这条路上徒步行走,你会感觉到这里就是一个天然的氧吧,阳光与彩虹时隐时现,林间百鸟欢唱。巨大参天的香柏树与红豆杉遮盖着蓝天,各种雨后破土而出的野生菌呈现在你的眼前,让你目不暇接。
过了四道桥以后,就开始爬坡了。历史上这条路是马帮的行进线路,山路宽度在2到4米左右,呈“之”字形,沿途乱石嶙峋,灌木丛生。越往上走山道就渐渐开阔起来了。矮壮的紫色杜鹃林开着紫色的花蕊,墨绿色的山林之间就是草甸与沼泽地,栗马河水的源头就在这里,抬眼四望天高云淡,回首金沙江畔上江方向,云雾缭绕不知何时已经爬到了这里。
金沙江畔
赛江南风光惹人醉
地处长江第一湾以上到奔子栏地域这长达200多公里的金沙江以东的迪庆经济开发区、金江镇、上江乡、五境乡、尼西乡,原本就是当年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的地方。历史上这里居住着藏族、傈僳族、汉族、纳西族、白族、彝族、苗族等诸多少数民族。这里的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自然生态环境和物产气候条件均属于最美的地方。春天油菜花飘香,桃花惹人醉;夏天杨柳依依,麦苗翻滚;秋天则是一片秋收忙碌的景象;而到了冬天,山顶白雪皑皑,而山脚下梅花早已盛开。
在小中甸山脚下,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让大家淋得湿漉漉的,当地藏民把我们请到家里避雨,端上酥油茶、糌粑。“当年的红军战士就是从这里来到月亮湖边的,”主人央宗大妈说:“如果旅游开发了,我们这些藏民也要沾沾红色旅游的福了,到时村里一定会好起来。”
记者了解到,如今迪庆州旅发集团将打造香格里拉旅游西环线红色旅游线路的目光投向了这里,将这条集中了历史的记忆及金沙江一带地域的农耕文化、田园风光、民风民俗的旅游线,进行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资源的整合,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