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地处滇中,因溪水如玉而得名。这里拥有丰富的研学旅游资源,涵盖了历史人文、自然山水、红色教育等众多类型。在阳光和煦的初夏,让我们沿着玉溪的历史足迹,细细品味玉溪的经典文化。
江川李家山铜器博物馆 寻找通往古滇国的线索
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研究、保管和展示在江川区李家山古墓群出土文物为主的专题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上世纪70年代出土并轰动世界的"牛虎铜案"等珍贵文物,还承担着修复、整理和复制文物的任务,是全国第一个功能较齐全的青铜器专业博物馆。先后被列为县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和“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基地”。
走进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器遍及古滇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乐器等。青铜器上的斑斑锈迹,是千年光阴的底色,向后人透露了许多关于这个古老王国的信息和秘密,指引人们沿着历史的车辙,寻找通往古滇国的线索。
澄江帽天山国家地质公园 探寻生命的起源
生命从何而来?远古传来回声!帽天山是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埋藏着距今5.3亿年,涵盖40多个门类、200余种的早期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的种类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早寒武世动物化石群,是地球生命寒武纪大爆发理论最有力的实物例证。
帽天山动物化石群再现了距今5.3亿年前海洋生物的真实面貌,为揭示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奥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证据。走进里面,可以看到埋藏着化石的石山,一层层泥质页岩中,也许还有很多未被发现的生物化石,藏有许多未解的自然之谜。
华宁碗窑村 感受华宁陶文化的独特魅力
华宁陶古称"宁州陶",兴于明,盛于清,有华夏古陶"活化石"之美誉。近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使得华宁烧制的陶器质地细腻,造型美观,色泽鲜艳,深受广大群众和收藏爱好者的欢迎,是云南独具魅力的名陶。
据史载,明洪武年间,景德镇陶工车鹏到宁州华盖山脚建窑烧陶,生息繁衍形成村落,并以“碗”“窑”命名为“碗窑村”。到碗窑村,可以欣赏到烧制精美的陶器,参观烧窑、开窑的过程,学习体验传统手工拉坯、手绘青花、华宁陶上釉和烧制,感受华宁陶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海秀山公园 在匾山联海间品味悠久的历史文化
通海秀山公园,位于云南玉溪市通海县城南隅,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云南省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秀山上林木茂盛,有众多古建筑群和楹联,透出浓浓的文化气息。
通海秀山在明朝时曾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的苍山共称云南四大名山,素有“秀甲滇南”的美誉。有三元宫、普光寺、玉皇阁、清凉台、万寿宫、斗天阁、涌金寺、白龙寺等古建筑群。山上珍稀的宋柏、元杉、明玉兰被誉为秀山“三绝”,且秀山素有“匾山联海”和“碑林”之称,至今保留的匾联、碑刻形成了以人文景观和珍稀古木为特色的景区。
通海文庙 儒学文化传承
通海文庙始建于元代,气势壮伟雄强。从整体看通海文庙,给人以殿阁层层迭起,庄严肃穆之感。清朝时期,在通海庙学中曾经培养出朱嶟(礼部尚书),公孙翰林的董玘、董健,有名书法家阚祯兆等,是通海人民拜谒孔圣先哲和传播儒学经典的重要场所。
学子们通过参加“三礼活动”拜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接受勤学苦读、尊师孝亲、崇德立志、仁爱处世的传统文化精髓,使孩子们言行如一、品行如一、身言合一,从小孝亲敬老、心怀感恩,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别人的表率、社会的榜样。 “三礼”即 “开笔礼”、“成童礼”、“成人礼”。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这一仪式俗称“破蒙”(5-7岁的学童);“成童礼”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通过活动让参加成人礼的少年告别童年娇气、感恩立志,知晓父母养育之恩,懂得孝敬父母(8-14岁的学童);“成人礼”是人生的一场洗礼,以庄重的仪式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宣告自己已成人(15-18岁的学子)。
研学寻趣,是一场感受玉溪历史人文的文化盛宴,了解历史,品味传承,是学习教育的“诗和远方”。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王艳华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代基凯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