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全国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停摆”状态,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系统性的负面影响,旅游业遭受重创。今天我们从财务的角度来分析疫情对云南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
一、疫情影响分析
(1)国内旅游市场。上半年国内旅游市场受疫情影响可以说是惨烈。根据交通运输部的初步统计,2020年春节假期10天,全国铁路、道路、水路共发送旅客约1.9亿人次,比去年春运同期下降近73%。全国范围开展疫情防控之后,航空铁路、在线旅游企业、旅行社和酒店经历了退票、退订潮,旅游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几乎全面停摆。
(2)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市场。疫情发生之后,各国的旅行警告、航空客运暂停、出入入境管控和我国出团禁令等措施,使得疫情不仅对中国入境旅游市场造成重创,我国出境旅游市场也因此大幅缩水,使增速放缓的全球国际旅游市场雪上加霜。
(3)对游客心理的影响。疫情发生之后,游客外出旅行会更加审慎,出行的意愿会大大降低,这样的心理状态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对旅游业来说,也是不能承受之重。
二、疫情之下,云南旅游业的财务现状
(1)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从云南旅游业上市公司丽江旅游、云南旅游公布的一季度季报显示,期内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下滑幅度超过50%,特比是丽江旅游,营业收入只有上年同期的三成左右。这样的情况只有等到三季度疫情好转后能有所改善。
(2)流动资金捉襟见肘。旅游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特别依赖货币资金的流转,疫情带来的旅游行业“停摆”,导致企业的流动资金捉襟见肘,以云南旅游为例,货币资金存量不到上年末的二分之一,如果疫情持续,没有增量资金来源的情况下,不知道能否支撑到三季度。
(3)业绩呈现亏损状态。从两家上市云南企业公布的一季报来看看,丽江旅游一季度亏损2333万,上半年预计亏损6000万-8000万,云南旅游一季度亏损4119万,上半年预计亏损4300万-6300万之间,面对的都是从未出现的情况。
三、疫情之下,云南旅游业的财务应对策略
(1)千方百计确保流动性。流动性是企业的“血液”,保持血脉畅通是企业活下去的基础。对于疫情中的旅游企业,寻找多样的债务融资渠道来源是当前确保流动性的不二法门。
(2)降低企业营运成本。成本的节省就是收益的增加,面对没有收入的境况,在确保企业基本运营和员工生活保障的前提下千方百计的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如:争取出租方房租的减免、国家的税收优惠、企业水、电、气成本的缩减、办公费用的节省等等。
(3)争取政府政策扶持。旅游业的恢复,需要提升的消费者信心。消费者信心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背书,这就需要旅游企业主动与政府沟通,讨论出台旅游业复工复产的相关政策措施。如: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扩大资本性支出,政府部门的相关支持措施;政府对旅游企业的金融信贷政策;给予消费者消费支出的补助措施等。在政府的支持下树立“安全”的目的地形象,通过优化旅游环境、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出台旅游购物退税等政策,引导旅游市场逐步恢复。
(4)善用科技,实现要素整合,化危为机。首先借助5G、电子商务以及旅游文化科技业务的产品和技术优势,增加景区相关产品的消费,实现多渠道开源,提高盈利能力。其次,对公司管理运营的景区、旅行社、旅游交通、酒店等旅游要素资源进行统筹管控、调度、产品设计、联合营销,实现旅游要素之间客源共享、资源共享、数据共享,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
在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前,需要旅游企业能够沉着冷静,找准主要矛盾,千方百计找出路,再加上政府部门的施策扶持,能够让企业化危为机,迎来云南旅游业的逆风飞翔。
作者介绍:
李加强,云南工商学院会计学院资深讲师,中级会计师。在学院长期主讲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参加第三届云南省高校教师授课大赛,获二等奖。云南工商学院2019年精彩课堂大赛特等奖。
来源 云南工商学院责编 童文文审核 孟鹏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