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年伊始,云南迎来新气象。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旅游出版社、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等单位的指导下,由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云南米轨铁路经营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暨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共同主办,百年米轨滇越铁路文旅品牌打造系列活动已于4月份正式拉开帷幕,旨在将滇越铁路项目打造成为云南全域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推动全省文旅事业的有序发展。
百年时光
110年,风风雨雨;
110年,砥砺前行;
滇越铁路已经在历史
的长河中行走了百年。
河口
110年前,云南没有公路,更没有铁路。
1910年,当一列轰鸣奔驰的火车呼啸而来,穿越云南首府昆明时,彻底改变了云南凝滞千年的经济政治面貌,促进了我国民族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我国近现代化进程。
这条穿越了云南崇山峻岭的铁路,全长854公里(其中,昆明至河口总长465公里),是云南乃至我国西南第一条铁路,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并称“世界三大奇迹”。
河口是滇越铁路进入中国第一站,这个边陲小镇,因滇越铁路演绎出了很多故事。它是中越边境云南最大和最热闹的口岸,早在1897年7月,河口口岸便开始开埠通商。口岸的历史比城市的历史还要长,正因有了口岸,河口才从小村庄发展成为如今的城镇。正是滇越铁路,才成就了河口小城的兴旺与发达,使它成为了云南的“小香港”。
时光流转,回望百年,河口历经风雨,如今,仍旧傲然挺立。来到河口,瞬间就会着迷于它的异域风情,这里有美不胜收的风景,令人流连忘返。
河口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观有:南溪河与红河交汇(简称二河交汇),中越铁路大桥,异国风情街,中越边贸市场—越南街,花鱼洞国家级森林公园,南溪河漂流,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法战争时的古炮台实物与遗址以及黑旗军遗址等。
二河交汇
河口,因地处红河与南澜河交汇口而得名,最高海拔发大围山主峰2354.1米,最低海拔处在国门口——南溪河中越公路大桥旁,仅76.4米,为西南云贵川三省的最低点。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河口成为一座热带、亚热带风光的边境城市。
中越铁路大桥
滇越铁路大桥(又称:中越铁路大桥),位于河口县城南侧,横跨南溪河,为混泥土钢架结构,木板桥面,水泥桥墩3座,大桥中间为窄轨铁道,道床两侧为汽车行驶,是铁路公路两用桥。全长121米(中国段长61米,越南段长60米),宽4米。
始建于1903年9月9日,法国工程师设计,中国人建造。大桥以中轴线为中越国界,北段中方管辖,南段越方管辖。该桥是集历史、数学、结构力学、构造美学、艺术、政治、民族等为一体。
异国风情街
河口异域风情街,长度不过500米,却高度浓缩着河口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示着河口人文底蕴、风土人情。因此,这个街区不同于一般的商业街区,这既是一条承载河口百年开埠通商的历史街区,同时也是一条展示口岸形象的国门街区。
中越边贸市场—越南街
在“越南街”,你能看到越南人忙碌地生活、劳作,以及他们和当地人长期相处,互相影响而发生的有趣场景。例如,几乎每个越南人都能用中文跟顾客讨价还价,略有些蹩脚的发音往往让人忍俊不禁。
夜晚的“越南街”有时比白天还热闹,徐徐的晚风吹散了白天的炽热,当地人或是游客,此时出来散散步,到越南街逛一逛也是不错的消遣。
花鱼洞国家森林公园
花鱼洞国家森林公园拥有热带雨林、花鱼洞、望天树、热带经济林木等,树种繁多,植物群复杂,常年绿翠如茵。河水从山脚潺潺流入南溪河,花鱼洞则是园区一大亮点,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溶洞,壮观的瀑布,更深含旅游价值和科学价值。
南溪河漂流
南溪河,在河口县城的西南端,是中越两国的界河。南溪河漂流,水流湍急,河面忽宽忽窄,忽曲忽直,一曲一景,河水忽急忽缓,是历险、猎奇、拾趣的好去处。
戈浩避暑山庄
戈浩避暑山庄位于河口县南溪镇,其内有独具当地民俗特色的民俗山庄,茂密繁盛的龙戈森林公园,更有优美壮观的地下溶洞。
古炮台遗址
古炮台遗址与越南隔河相望,始建于光绪年间。这里蕴藏了诸多历史故事,河口起义就是在此打响。粗重的炮台经历多年风雨的洗礼,沉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此观望,有种走进历史画卷的时空穿越之感。
百年岁月、弹指一挥间,河口历经风雨,依然守望着滇越铁路。而滚滚流淌的南溪河,似乎倾诉着滇越铁路的百年故事,讲述着我国走向亚太对外开放的风云往事。
眼下云南风云再起,百年米轨滇越铁路文旅品牌打造系列活动隆重登场,是对云南不屈不挠历史的传承,更是对百年历史的最好致敬!
滇越铁路大桥小课堂
滇越铁路大桥(又称:中越铁路大桥),位于河口县城南侧,横跨南溪河,为混泥土、钢架结构,木板桥面,水泥桥墩3座,大桥中间为窄轨铁道,道床两侧为汽车行驶。是铁路公路两用桥。全长121米(中国段长61米,越南段长60米),宽4米。始建于1903年9月9日,法国工程师设计,中国人建造。大桥以中轴线为中越国界,北段中方管辖,南段越方管辖。河口中越铁路大桥是集历史、数学、结构力学、构造美学、艺术、政治、民族等为一体,是滇南铁路的精品代表之一。
1910年,滇越铁路(云南昆明—越南海防港)建成通车后,河口进出口货物畅旺,成为中国西南(云南省)对外最大的货物集散地。西殴国家商人和广东、广西、香港等地的商贾纷至沓来,开设洋行和公司,河口一时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法国差利玛洋行分店和亚西亚水火油公司、美国美孚水火油公司、英国德士古水火油公司生意兴隆,酒肆茶楼、烟局妓院也应运而生。河口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西南边境线上往来东南亚国家的一座新兴商业城市和重要商埠。
河口中越铁路大桥经历一百多年的历史风雨,先后于1940年9月10日国军为防日军由越南入侵将大桥炸断、1947年7月12日被洪水冲垮、1979年2月17日15时30分被越军炸毁大桥的越方一段,总共三次被毁,三次修复通车。1996年2月14日,滇越铁路恢复了中越国际联运。
河口中越铁路大桥,车辆反复碾过的轨面在阳光下光亮耀眼;南溪河水滚滚奔流,仿佛在诉说滇越铁路百年沧桑,讲述国门---河口走向亚太对外开放之路的历历风云往事。河口中越铁路大桥经历兴盛、摧毁、衰落、重建等一系列的起伏跌宕,斑驳的历史中,它记载下外族侵略、民族骄傲、文明开化、经济繁盛。
来源 活动组委会宣传组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