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的白族“大本曲”唱出最美家庭的责任与担当——记全国最美家庭赵丕鼎家庭

一块醒木、一把扇子、一本曲本,带着这些家当,赵丕鼎不管走到哪,都能唱出一台好戏。“各位同志听我说,弹起三弦唱几声,唱的是决战疫情,保人民健康。疫情就是严命令,防控就把责任担,以人为本共产党,大爱保平安……”这支白族大本曲,最近正在云南大理广为流传。这就是大理最为知名的白族“大本曲”艺人,全国最美家庭赵丕鼎带着祖孙三代,以一种独特的文艺形式开展防疫宣传,为大理的疫情防控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

一种情感  源于“大本曲”世家的代代相传

今年78岁的赵丕鼎,出生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喜洲镇作邑村,从他曾祖父辈起便是当地有名的“大本曲”艺人,父母、兄长随时随地都能即兴编唱一段“大本曲”。3岁那年,赵丕鼎因病左腿残疾,但也因此成就了他。知道自己长大后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赵丕鼎从小暗下决心——成为和父兄一样的“大本曲”艺人,一名苍山洱海间的歌者。沿着梦想的足迹,赵丕鼎勤练唱功,研习曲谱,他天生一副好嗓子,加上父兄的点拨,一点点掌握了“大本曲”弹唱的要诀。15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赵丕鼎在村里登台献唱了一首《梁祝》名段,小试牛刀便获掌声。1974年,赵丕鼎终于迎来了自己“大本曲”演艺生涯的第一个高峰。那年,受喜洲镇周城村的邀请,赵丕鼎到村里开了第一个专场“演唱会”,倍受村民欢迎。赵丕鼎一下子成为大理地区著名的白族“大本曲”艺人,从此开始了走街串巷的演艺生涯……

赵丕鼎的一生都与大本曲有关,甚至爱情也不例外。二十岁时,赵丕鼎到喜洲镇下星邑村演唱大本曲,中间休息,与台下一位前来观看表演、白族调唱得极好的美丽女子对唱起来。后来,这个美丽的白族女子成为赵丕鼎的妻子,他们养育了四朵金花、一个阿鹏,生活十分美满幸福。

值得一提的是,赵丕鼎的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也成了当地有名的白族“大本曲”艺人。二女儿赵冬梅十一岁就跟着父亲登台表演,如今她已是州级传承人,2012年到法国演出还获得巴黎中国曲艺节卢浮银奖。小儿子赵福坤的大本曲也唱得很好,中专毕业后在当地打工的赵福坤深感父亲的这门技艺需要传承,于是就辞去工作专心跟着父亲表演大本曲,帮父亲打理大本曲传承的事务。除了儿女,赵丕鼎的孙子们也个个都会弹三弦、唱大本曲。

50多年过去了,赵丕鼎已成为大理白族“大本曲”最为知名的民间艺人,还带出了许多“徒子徒孙”,为“大本曲”的传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今孩子们在赵丕鼎的带领下,相继在家成立“家庭广播站”“家庭大本曲培训站”“花上花文艺队”,将大本曲编成舞蹈、话剧,搬上舞台。

一种责任 坚持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余热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云南省、大理州市政府迅速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各级各部门火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一批批一线工作人员挺身而出,坚守在疫情防控救治最前线。78岁的赵丕鼎看到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和一线工作者克服万难、万众一心、共抗疫情,内心深受触动。他说:“那么多干部、医生、警察都在为人民拼命,但是看到村里一些村民还习惯于以前的生活,缺乏自我防护意识,自己不仅是非遗传承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有义务为大家做点事情。”于是他就有了创作战“疫”大本曲的想法。他通过看电视、听广播、收集疫情防控的政策措施和防疫知识,精心填词谱曲,创作了白族大本曲战“疫”三部曲:《众志成城战疫情》《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大理健康文明歌》并自费进行了录制,他用大理独有的白族大本曲表现形式,把国家的号召、政府的要求、群众的自律演绎得活灵活现,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弘扬正能量,一扫居家防护的焦躁,为大理的疫情防控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

疫情期间,大理市喜洲镇13个村的广播“小喇叭”每天都会定时响起赵老师动情的声音,战“疫”三部曲朗朗上口的旋律,抑扬顿挫的曲调,如倾如诉的曲风,通俗易懂的唱词,让人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又深感教育启发,深得群众喜爱。他还坚持每天早上8点就准时骑上自己的电动小三轮车,穿梭在喜洲镇的村庄巷道间进行疫情防控宣传。他戴着口罩,手里拿着红色的话筒,后座上能量满满的播放器,车头鲜艳无比的党旗,白发老人忙碌的身影,构成了村子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疫情防控以来,多亏了赵老师的帮助,我们把他创作的大本曲进行广播以后,群众一听就明白了,很配合村里的工作,加强了自律,疫情防控一下子有了很大改观。”村干部们都这么评价他。

一份事业 让洱海保护宣传推陈出新

“洱海清,大理兴”,洱海保护是数十年来大理历届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赵丕鼎虽然学历不高,但始终坚持读书看报,频频见诸报端的洱海保护治理相关新闻,日益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期间,留下了“一定要把洱海保护治理好”的殷殷嘱托,这对于奋战在洱海保护治理前线的大理州干部群众而言,既是动力,也是鞭策。大理州上下保护治理洱海的力度更大,干劲更足。为鼓舞白族民间士气,发动白族群众积极参与洱海保护,赵丕鼎与自己的子女一起相继创作了《保护洱海》《打赢保护洱海攻坚战》《巾帼颂 洱海情》《祖孙三代保护洱海》《洱海保护条例要牢记》等脍炙人口的大本曲。闲暇时节,赵丕鼎就带着儿女和“花上花”文艺表演队义务演出,还积极参与妇联组织的洱海保护“快闪行动”,多年来共演出40多场,将洱海保护治理的新要求、新举措传遍了周边的白族村寨,以“一人带动一户、一户带动一片”的方式进一步增强洱海保护宣传的覆盖面、影响力和实效性,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


“父亲热心于洱海保护宣传,这让大本曲焕发了新的生机,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赵丕鼎满腔热情投身于公益环保事业,得到了子女的一致支持。他的儿子赵福坤说,在“花上花”文艺队,他负责编剧兼后勤保障,二姐和三姐是领衔主演,四姐负责文艺队伙食。姐弟几人中,二姐和他都在大理古城开铺子做生意,为了保证演出质量,每逢演出,他们姐弟二人就会毫不犹豫地关上店门参加演出。为了演出和传承,赵福坤毅然把两个店铺缩减为一个店铺,这让旁人无法理解。因为是义演,“花上花”文艺队一年来的演出贴进去许多钱。曾有朋友问:“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去义演,图个啥?”对此,赵福坤笑着说:“钱可以以后再赚,但我父亲说得对,只有把洱海保护好了,来大理的人才多,大家的生意才会长久。保护洱海是为了我们自己,更为了子孙后代。再说,人生在世没有一辈子的生意,而大本曲不一样,它需要的是薪火相传。”

这几年,赵丕鼎一家不仅“自掏腰包”宣传洱海保护,还经常运用手中的文艺“资源”搞“送戏”上门服务。2017年新学期伊始,得知村里的小学计划开展环保宣传教育,赵丕鼎找到学校负责人,提出在学校开设“白族大本曲保护洱海进校园”课程,这一建议得到了学校的积极响应。“白族大本曲保护洱海进校园”课程作为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乡土课程,每学期有20个课时,许多学生不仅因此掌握了“大本曲”的基本知识,还增强了洱海保护的意识。

一份担当 让消防安全常识家喻户晓



2018年,赵丕鼎一家带着花上花艺术团一起参与了大理市妇联“消防安全齐参与 志愿宣传有金花”主题宣传活动,自愿加入了大理市消防宣传金花志愿服务队。为了让大家熟记消防安全知识,他结合自身特长,将消防安全元素融入大本曲、精心创作了《金花唱消防》,并在大理市妇联和大理市消防大队的支持下进行视频制作和MV合成,最终刻录成U盘。他还将灭火器等一些常用消防设备融入在自己编排的舞蹈中,边唱边演示,用最接地气的民族音乐形式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父老乡亲面前,他的大本曲可看、可听、可学,花上花艺术团前后进行了近30场次的消防宣传演出,每到一处都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让消防安全知识遍布村村寨寨,把消防安全常识带进了千家万户。


在成功创作消防大本曲之后的一年,他们带着《金花唱消防》进家庭、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教学教唱,所到之处大家积极参与、认真学唱。曾经参加过赵丕鼎老师教唱消防曲的一位白族大娘这么说“这样的形式新颖、有趣,在感受白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学习消防安全知识,非常有意义。”



“扎根人民,服务人民”是赵丕鼎的初心;传播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是他作为一名本土艺人的担当。他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高扬民族文化旗帜,积极创作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的“扫黑除恶”曲艺作品,一路行走,一路吟唱,一路宣传,乐此不疲。

一颗热心 成了“爱管闲事”的老头子

翻开赵丕鼎的“荣誉簿”,除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绕三灵”代表性传承人等“专业”荣誉外,全国最美家庭、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等等,不一而足。在赵丕鼎一家的日常生活里,除了“大本曲”,还有很多故事。

赵丕鼎和老伴膝下共有5个儿女,如今都已成家。父亲一辈子醉心“大本曲”的传承和发扬,几个儿女都成了“大本曲”演唱能手,常随父亲登台演出;父亲热衷村里的公益事业,几个儿女便忙里忙外,毫无怨言……一家人和和美美,父慈子孝。

2007年《大理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大理喜洲一农民家庭三人同时要求入党》的文章,说的就是赵丕鼎父子三人申请入党的事迹。赵丕鼎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文革”时,赵丕鼎就曾申请入党,但最终没能成为正式党员,这成了他大半辈子的遗憾。于是,赵丕鼎把儿子赵福坤和二女儿赵冬梅叫到一起,严肃地说,咱们跟党走,听党话,就要争取加入共产党。说完让赵福坤认认真真地写了入党申请书,递交到了村里。经过党组织的层层审核,2008年,赵丕鼎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那天回家,他让我们炒了一桌子的菜,在家里还唱起了‘老汉已年过花甲,时时刻刻想入党,今日实现党员梦,心系共产党’……” 赵福坤说,入党那天,父亲的那股高兴劲,他至今都忘不了。

十七大召开前夕,在赵丕鼎居住的大理市喜洲镇作邑村突然响起了广播,播放党的方针政策和洱海保护宣传内容。这让已经很多年没听过村里广播的村民十分纳闷,仔细一听,才知道声音来源于赵丕鼎家。原来是赵丕鼎吩咐儿子购回了器材自费成立了“家庭广播站”“家庭图书室”和“家庭大本曲培训站”,打算让村民们也多了解了解党的政策。一段时间后,村委会干部找到他,将“家庭广播站”“家庭图书室”和“家庭大本曲培训站”搬进村委会,请他负责村里的宣传工作,并兼任卫生监督员。赵丕鼎在村委会一干就是8年,那些年,赵丕鼎将党的方针政策、洱海保护治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等编成“大本曲”,通过广播传到了村里的每个角落,成为茶余饭后村里一阵独特的声音,曲调动人,鼓舞人心。

2015年,已是73岁的赵丕鼎从村委会“退休”回家,这样的年纪早该在家颐养天年了,但他却并不“安分”,自愿当起了村里的“义务环保员”,并为自己定了一套严格的工作时间表:每天早上8点“上班”,巡查村里大街小巷的环境卫生,发现乱倒垃圾行为立即上前制止,如有“无主”垃圾,就回家骑电动三轮车进行清理、搬运,中午12点“下班”。喜洲镇作邑村有个小菜市场,以前属于“三不管”区域,不时有小贩把垃圾丢入河道,污染水源,赵丕鼎担任“义务环保员”后,重点对其进行“盯梢”整顿,并一次次苦口婆心地向商贩宣传爱护环境、保护洱海的重要性,一段时间后,大家都自觉把垃圾送到了垃圾桶。有村民向赵丕鼎反映,家门口的沟渠时常散发出臭味,怀疑有人夜间悄悄往沟里倒牛粪。赵丕鼎得知情况后,当天晚上就来到沟边“蹲点”。经过几个小时地等待,终于在晚上11点“逮”住了乱倒牛粪的村民。当场批评他:“牛粪倒进沟里会滋生蚊虫,沟水被污染后最终会流入洱海,这可是个大错误啊!”经过严肃批评,这个村民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和短视,并保证下次再也不往沟内乱倒垃圾了。

在大理的万家灯火中,他们是最平凡不过的那一盏……78岁高龄的赵丕鼎初心不改,以满腔的热情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坐着轮椅带领全家人投入民族文化建设的事业中,并极大地感染和影响着青年一代,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他一生奉行“热心、乐观、奉献、善良”的信念,并以此为家风,让其代代相传,他们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努力创造自己的生活,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

来源 大理妇女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