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李捷 文)红河哈尼梯田位于红河州南部,是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当地世居少数民族共同开垦的农耕文明奇观,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四县。2013年6月,红河哈尼梯田成功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成为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以农耕为主题的活态遗产,成为中国梯田的杰出代表、世界农耕文明的典范,其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和精湛的农耕技艺得到世人的高度赞扬和认同。

6月10日上午,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副局长卢光荣和同事做客《红河热线》,为听众介绍了红河哈尼梯田这张亮丽的名片,就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等相关话题与听众网友进行分享交流。

节目中,卢光荣及其同事对“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如何让‘绿水青山’有效转化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如何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卢光荣讲述到,哈尼梯田呈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生动诠释。“近年来,我们一是实施哈尼梯田森林保护恢复,治理遗产区水土流失面积74.67平方千米;遗产区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共计25.6万亩,哈尼梯田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森林覆盖率达70%。二是实施传统村寨保护与管理,截至目前,完成遗产区35个传统村落提升改造和1600多户传统民居进行挂牌保护。三是实施哈尼梯田红线保护,把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域十片区”20万亩梯田划为国家基本农田范围,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2012年颁布实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哈尼梯田的管护走上了法治化轨道。四是实施哈尼梯田水系维护。我们不断投入资金,新建成了一批水库和小坝塘,水池,灌溉沟渠,更加科学合理的完善了梯田水系系统。

如何让绿水青山有效转化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呢?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产业发展科科长杨婧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通过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出台相关措施,推动梯田产业发展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何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的价值?

首先,卢光荣与听众分享了红河哈尼梯田的功能与价值。哈尼梯田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提供梯田红米及其水产品;二是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三是保水保土,防止滑坡;四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哈尼梯田的价值也有四个,分别是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红河哈尼梯田历史悠久,其呈现的可持续生态观和精湛的稻作耕种技术,包含着丰富的学术价值,红河哈尼梯田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多民族友好融合的典范,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模式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宣传教育科李制聪副科长说:“我们一是继续开展对外宣传推介活动,二是开展“四评五进”活动,三是做好宣传媒介制作工作,四是做好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工作,五是加大与各级媒体的合作力度,在宣传推广红河哈尼梯田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了红河哈尼梯田的知名度。”

此外,卢光荣及其同事还在节目中分享了与意大利葡萄园景观缔结为友好遗产地的意义、有关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方面的工作、依托实际展开脱贫攻坚以及保护哈尼梯田开展的工作。错过直播的朋友,可以关注“无限红河”微信公众号,在菜单栏“微媒体”内点击“1014在线听”,观看2020年6月10日(周三)11:00-11:55的节目回放。

红河文旅 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张玉菊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