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实习记者 周思雨 文/图)为增强民众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和保护意识,同时宣传介绍普洱市近年来在“遗产”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效。6月13日,由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普洱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市博物馆(市文馆所)、市图书馆、市美术馆及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思茅区文化馆、区文物管理所协办的以“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普洱市思茅区世纪广场拉开序幕。
本次活动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普洱市民们展出了普洱市的各类非遗项目。在活动现场设置了静态展示区和动态展示区,在静态展示区,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一副副精巧的少数民族刺绣,含苞欲放的山茶、气宇轩昂的公鸡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市民眼前。放置在刺绣展品旁低调的器皿是普洱市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陶,用普洱当地蚂蚁筑巢的土原料烧制,同时利用浅浮雕绘制的图案,使得陶身更具观赏性。在展示区另一侧,精致的银器制品非常耀眼,展出的银器来自宁洱“汤师傅”品牌银器手工打造,是普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再往后走便来到了动态展示区,活动邀请到了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人闵惠萍、哈尼族的传统刺绣技艺传承人姜凤萍,为大家带来现场展示。闵惠萍告诉记者,自己6岁便跟随母亲学习剪纸技艺,到现在五十多年的时间,申请“非遗”对于剪纸艺术的传承有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到这一技艺,从而喜欢它学习它,也让剪纸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
在展区两侧,各参会单位还为市民们设立了服务宣传站点,并结合图文展板及视频播放,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普洱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活动太有意思了!之前对非遗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但是今天看了这些展览才发现原来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的非遗文化,经常吃的小黄饼、喝的小锅酒原来都是非遗呀,今天的收获真的是太多了。”一位现场观展的市民告诉记者。
除了市区活动,在澜沧、墨江、景东、景谷、孟连、镇沅等普洱市各县也同时开展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相关活动,活动内容主要以图文展板展示,宣传单发放及现场的项目展示为主,活动现场引来不少市民的围观与了解。
澜沧:
墨江:
景谷:
孟连:
镇沅:
简单的传播方式更利于大众认识和了解非遗。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科长徐忠明表示,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展会主要通过线上、线下以简明的方式呈现,最直观地让大家了解普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今的保护情况。下一步,医药、体育和饮食将会作为主要的宣传项目来推进。
线下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线上的有奖竞答仍在继续。竞答活动时间:2020年6月12日8:00--6月13日23:59
有奖竞答链接通道:http://u5839985.viewer.maka.im/k/L1SORQJSW5839985?t=1591960442688
扫码进入通道:
编辑 沈艺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