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6月12日至14日, 玉溪市文化馆(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红塔区文化馆,在青花街以“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为主题,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
此次活动以图文展板形式,共展出62块,展示了滇剧、玉溪花灯戏、棕扇舞、通海高台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及其他州市部分非遗项目,通过生动详实的图文介绍,让群众深入了解每个非遗项目的内涵、渊源和特点。6月15日开始,该次展出的图片将转入玉溪市文化馆综合展厅继续展览。
为更好地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知识,玉溪市文化馆(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红塔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向过往群众免费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玉溪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宣传资料1000余份,详细耐心地向群众讲解非遗传承的相关知识。同时,充分运用青花街的LED屏幕,滚动播放玉溪市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宣传片。活动还有彝族刺绣、紫砂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的作品展示。
经过历年的挖掘、整理、申报、认定,到目前为止,玉溪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有6个,国家级传承人6人;省级项目40个,省级传承人79人;市级项目165个,市级传承人153人;县级项目320个,县级传承人210人。初步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涵盖了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间文学等十个类别,涉及到汉族、彝族、傣族等9个世居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本次展示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了解,引导公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活动。
来源:玉溪市文化馆
编辑 沈艺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