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宾川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鸡足山镇文广中心承办的“美丽非遗进校园 筑梦多彩新时代”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非遗进校园活动在鸡足山镇九义学校举行,部分州县优秀非遗传承人为学校师生送上了一场非遗文化盛宴。
活动伊始,县文旅局非遗股股长张志勇向师生宣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以及相关内容。同时,还介绍了全县非遗保护相关情况及鸡足山的非遗保护传承情况。学习完非遗知识后,活动分为五个项目开展培训展示,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非遗。
在县级白族壁画传承人字清老师开展的白族民居彩绘传承活动中,学生们跟着老师了解了白族壁画的知识,并动手在绘本上描绘和填色了属于自己的壁画;在白族“三道茶”的课堂里,学生们和县级白族“三道茶”传承人乔献营老师一起体验了一套完整的白族“三道茶”制作流程,也品味了苦、甜、回味这三种恰似人生滋味的味道。
学生杨酥媛说,参加白族“三道茶”学习,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希望学校以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让她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传承白族文化。
县级白族“三道茶”传承人乔献营表示,她很荣幸参加本次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看到孩子们对白族“三道茶”的热情与喜爱,她也看到了白族文化传承的希望。
在纺车边,县级傈僳族火草布制作传承人罗富花开展技艺传承活动,通过她的讲解,学生们不仅懂得了制作技艺流程,还亲自上了纺车,体验传统火草布的制作。
学生杨雯鲜说,她是傈僳族,非遗活动进校园让她学会了织火草布,以后她要织更多布,做更多好看的民族服装。
在白族传统刺绣与剪纸的课堂上,萂村县级非遗传承人赵现梅带着学生们剪纸,并对剪纸的基本折法和剪法进行了讲解和演示,引起了在场学生浓厚兴趣。
最热闹的当属白族传统泥塑的课堂,州级泥塑传承人李兴成带着学生们一起制作了传统十二生肖的泥塑,拉近了学生与非遗文化的距离,增进了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学生们的小手上沾满了泥巴,而脸上洋溢着笑容。
州级泥塑传承人李兴成说,很荣幸参加此次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刚开始参加泥塑活动的只有20多个学生,到后面越来越多,共有100多个学生参与进来。希望学校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多接触、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
据悉,目前鸡足山镇有各级非遗传承人9人,正在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镇把非遗传承纳入学校持续性常态化教学活动及乡村少年宫活动中,白族、傈僳族、彝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接受家乡传统文化熏陶,最终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承者。
此次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培养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融合交流,让非遗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走进生活,融入生活,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家乡本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非遗文化正在以全新的姿态焕发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 今日宾川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