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擘画文旅融合发展新蓝图

文旅头条讯(通讯员 张光 文)大理市正在进一步找准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新亮点,搭建文化和旅游业转型升级新平台,培育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新动能,拓展特色文化和旅游业新空间,打造文化和旅游业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文化和旅游产业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诗和远方”交相辉映,描绘发展新画卷,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 两不误”“两促进”。

理念融合扩大聚合效应。积极贯彻落实“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工作思路,秉承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合而共生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推动全域旅游和“旅游革命”九大工程持续深入开展。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加快推进周保中将军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近五年来,大理市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双双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旅游总人数增幅均超过10%。2019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62.2万人次,增长11.76%左右,旅游总收入401.34亿元,增长12.63%左右。2019年,大理市入选中国旅游百强县市。

职能融合扩大互补效应。针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市文旅行业系统从思想深处和顶层设计上夯实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根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融合”“真融合”,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和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持续深入。按照省、州要求积极推动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改革。2019年,市图书馆年接待读者3万多人次;外借书刊 2万多册。8058人关注数字图书馆平台及资源。市博物馆年接待观众177万人次。

产业融合扩大叠加效应。以历史为主线、民族为特色、文化为灵魂、景点景区为支撑,丰富“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内容。将省级文保单位蒋公祠打造为云南省第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严家大院打造成严家大院博物馆。2019年,大理古城上榜首届“小镇美学榜样”。今年,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太和城考古遗址公园、杨丽萍大剧院等文旅项目建设。

市场融合扩大反馈效应。把“生态文明为本、历史文化为魂”理念贯穿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结合洱海保护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绿色产业。实施智慧旅游项目建设,着力发展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特色小镇。重点打造“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开展网上预订、移动支付、景区地图导览、自助式导游等智慧旅游一体化服务,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多方面的服务需求。双廊镇双廊村、大建旁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生态大理魅力进一步彰显。

服务融合扩大阶梯效应。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推进大理镇、喜洲镇、双廊镇等特色小镇项目和洱海生态廊道建设任务。建立“规范指数、品质指数+体验指数”评价体系,对大理市“一机游”平台上线3580户涉旅经营企业实施动态评价管理、经营全程监督、综合服务评价、结果全面应用。持续抓好平安文化市场、平安景区、文明旅游等工作。2019年,办结文化市场行政处罚案件13件,罚款4万元;办结旅游市场行政执法案件48件,罚款47.54万元。

交流融合扩大互动效应。以天天“三月街”、稻文化“栽秧会”等节庆民俗活动,打造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文化旅游项目。2019年,全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经营收入达17亿元。利用非遗项目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北京依文集团深度合作开发“深山集市”项目,持续推动大理市传统工艺产业培育不断发展壮大。擦亮“风花雪月·自在大理”名片,扩大苍山洱海、妙香佛国、生态文化、温泉休疗、水乡花海文旅品牌影响力,着力推动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强市跨越发展。

来源 大理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