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李亚 通讯员 寸喜梅 宋延龄 文)经过近5年的建设,由保山市隆阳区负责实施的保山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初见成效,如今这里已成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向往田园生活的都市人的首选地。
42岁的范德乔是金鸡乡东方村范家村小组村民,多年以来,他一直在外地打拼。2016年,保山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三个万亩工程”,其中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建设流转了他家的土地,当时他也没当一回事儿。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他发现不仅回家道路变成了柏油路,祖祖辈辈耕作的土地也发生了变化,现代农业园区已初具雏形。看到这样的景象,农村出身的他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我一次回家时看到,这里的土地已经规划成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部建好了,种田、种地不像以前那么吃力,我觉得可以在这里发展现代农业,像外省那些地方一样,用机械化管理,能节省成本,而且这里是我的家乡,我也想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回来带动我们本地的经济发展。”范德乔动情地说。
2019年7月,范德乔一口气向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区签订了为期30年、500亩土地的租赁合同,用来种植洋芋、玉米等农作物。洋芋花开时,吸引了无数市民、游客到此观光旅游;洋芋丰收时,热销省内外。今年六月,洋芋到了丰收的季节,虽然是第一年种,仍取得亩产1.5吨的好收成。范德乔说,两三年后可以达到亩产3至5吨。在范德乔的洋芋地里,每天有六七十名村民在这里分捡洋芋,分捡好的洋芋放入推土机的大铲里,最终沿着耕路直接送到堆放点。在这片田野上,机器的轰鸣声,村民们的欢笑声汇成一片。东方村村民杨巧妹去年年底来到这里打工,每天可以拿到80元工钱,长期在这里务工,每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她说,家里有孩子,去不了远地方打工,来这里务工有稳定的工资。她算了一笔账:“家里土地流转了,每年有1500元,我又来这里打工,每月2000元,每年单我一个人就可以挣两万多元,而且还不耽误照顾家庭。”
记者了解到,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位于保山市“三个万亩工程”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和万亩东山森林公园之间,规划面积2.5万亩,涉及河图街道、金鸡乡11个村(社区),概算总投资41亿元。功能定位为乡村休闲度假、农耕文化展示、现代科技示范、都市农庄体验为一体的中国农业公园、国家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
在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的租客中,既有范德乔这样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也有热爱田园生活的人。李宗兰就是其中之一。李宗兰在保山城区经营一家餐馆,生意十分红火。为了实现自己的田园梦,多年来李宗兰一直在各处找地方,几经波折,最终选定了农业园区内的30亩土地,用来种蓝莓、养鱼等。“我们俩夫妻都喜欢田园生活,就选择了这里。”李宗兰说。
目前,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项目在“推动规模经营、发展休闲农业、拓宽增收渠道、经济社会效益”等四方面实现良好开局。其中,花卉、蔬菜、水果产业区流转土地1.23万亩,平整土地1.1万亩,完成种养面积10171亩。群众通过参与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土地流转、项目建设,从一份种田收入,变成“土地租金+务工收入”两份收入,经济社会效益初步显现。“随着我们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的完善,为更多的有识之士到我们园区创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园区将结合乡村振兴,将园区打造成为‘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一个人居环境示范区。”保山市隆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敏说。
2019年12月,保山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全国仅有200个园区获此殊荣。
保山市隆阳区融媒体中心 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孟鹏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