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屏豆腐说起
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谈到“由省城至临安皆南行,自临安至石屏皆西行”,而他进入石屏的原因正是考察异龙湖。
异龙湖呈东西向,条带状,湖区内地势平坦,微向东南倾斜。异龙湖有大小入湖河流 20 条、主要有城河、城南河、城北河,入湖河流中除城河有常年流水外,其他均为季节河,出水河道在东端老洪山与回龙山之间的新街村,经长山谷汇入南盘江。
“我们石屏的豆腐可以说是异龙湖‘养’出来的。”家中做了二十多年豆腐的李旸和我们说起了石屏豆腐。“石屏水才能点石屏豆腐”。在石屏豆腐匠眼中,异龙湖及周遭的水源是点制石屏豆腐的灵魂所在。“老人一直说的石屏水指的就是异龙湖水。前些年旱的时候,井水上不来,做豆腐的都认得这就是异龙湖旱了。”走在石屏的大街小巷,烧豆腐的香气四溢。“当年徐霞客来的时候,石屏已经有做豆腐的传统了。”
“干黄鳝”水是当地豆腐匠对异龙湖水的另一种叫法。相传早些时候,龙王派自己的一个儿子到人间救济苍生,给勤劳善良的人带来能“抛地成泉”的“干黄鳝”。龙太子化身百姓,到处走访勘察世间民情,叫卖“干黄鳝”,不仅无人相信,反而遭人讥笑。数日之后,龙太子饥饿疲惫,走到石屏,见到一个老人家。老人家衣衫褴褛却好心招待他吃住,之后还将自己种地的“辛苦钱”打点给他,让他快回家。龙太子心生感激,便将“干黄鳝”送给老者,回家路上看到辛苦劳作的人,深感这就是他要寻找的地方,就将所有“干黄鳝”倒在了今天石屏异龙湖边的四脚底。后来,石屏城境内出现了五口出酸水的“神泉”,四脚底出现了美丽的异龙湖。
最早的石屏城
异龙湖为云南五大湖之一,小于滇池、洱海、抚仙湖,大于杞麓湖。湖有九曲三岛,周长一百五十里。“位于最西北边的岛叫大水城,上面有个海潮寺。稍东边点的岛叫小水城。”石屏县史志办的李朝旺老师介绍道,“这就是最早的石屏城所在。”
“明洪武十五年,汉人大量到石屏定居,基本都是沐英率领的南京籍士兵。”汉人初到石屏,看着那清澈如镜、辽阔媚人的湖水,但始终不知湖名,便问这里的彝族人“那叫什么?”汉人问的是湖,彝人误认为问湖中岛上的城,于是“夜罗”。夜罗彝语为水城。汉人一听,认为很对,“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何况这么大的一湖水,肯定有龙,这便是“异龙”,汉语就把这湖叫做异龙湖。
徐霞客于明崇祯十一年至此泛舟异龙湖,对巨朵锦边的百亩荷塘倍加赞赏。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这样描述异龙湖:“湖有九曲三岛,周一百五十里。岛之最西北近城者曰大瑞城,顶有海潮寺,稍东曰小瑞城,舟经大瑞城南隅有菱荷百亩,皆巨朵锦边,湖中植莲以此为甚。”在《滇游日记》中还有“去岁在石屏,是夕为中元(民间所称的‘七月半’),其俗犹知祭先(云南人所说的‘接老祖公’) ,而此寂然也。”的记录,足见徐霞客来石屏是阴历七月半前后,石屏人原籍多来自中原汉地,来到异龙湖畔屯田风俗自然流入当地,且早已深入民间。“古代的石屏地方志书记录中,明代的文化、物产最为繁荣,特别是徐霞客所来到的崇祯年间。”
定位南盘江走向
异龙湖因位于石屏县城异龙古镇的东边,历来有东湖之称。异龙湖风光秀美,北岸平直,南岸湖湾密布,旧时的三个撒落万顷碧波之上。徐霞客由滇南胜境关入滇,所行之处无不指向了一个问题——大明《一统志》在对南北两盘江考察时有所谬误。在此之前,大明《一统志》把贵州盘县境内的大黑山定为南、北盘江的发源地。
待徐霞客遍考南盘江水系,发觉《一统志》的误勘。他为了继续探究盘江西源,南经呈贡、晋宁州(今晋城镇) 、江川县至通海,游览秀山,随后抵达临安(今建水县) ,西至石屏西四十里的关口,考察山巨塘(今赤瑞湖) 和异龙湖,这两个分属石屏西面和东面的姊妹湖。从当时徐霞客的考证来看,还有个更重要的发现是,异龙湖的姊妹湖就是今天的赤瑞湖,如今赤瑞湖只剩下 1 平方公里不到。赤瑞湖距石屏县城约 10 公里,因在县城的西部,故有西湖之称。
徐霞客经过实地考察,认为赤瑞湖和异龙湖一样属南盘江水系,为泸江支流源头湖泊。在其游记《盘江考》中记载“宝秀山之巨塘”即今之赤瑞湖,旧名还有草海子、宝秀草海。“民国二年的调查,湖面积 8 平方公里。”作为水源湖泊,徐霞客当年游览的赤瑞湖比今天的要大。
而如今的异龙湖与徐霞客游历时有了很大区别。石屏沿着“九曲”建成了湿地公园,随着水质的改善,周边的水鸟种类逐渐繁多,截至 2017 年7 月蓄水量已突破 1 亿立方米,基本恢复了异龙湖的农田灌溉、生产生活供水、观光旅游、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