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实习记者 孙思漫 文/图)6月24日,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迪庆专场在昆明召开,迪庆州主要领导、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基层扶贫干部、脱贫群众代表介绍迪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截至目前,迪庆全州贫困人口由2015年末的19553户74139人,减少至目前的508户1579人,贫困发生率由24.95%下降到0.53%,全州14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迪庆藏区实现整州脱贫。
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一直以来,迪庆州坚决守住绿水青山,立足全州83%的国土面积属于林地,67.29%的国土面积属于生态红线的实际,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做到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2015年至2019年投入生态扶贫资金累计达11.44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22198万元,截至5月30日,到位资金19081万元,到2020年底,迪庆州生态扶贫投入资金将达到13亿元以上。
迪庆州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带贫益贫促农民增收。2015年以来,迪庆州通过生态旅游产业培育了1个5A级景区,5个4A级景区,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发展“农家乐”150家,发展特色民居客栈140家,2015年以来普达措、虎跳峡公司等景区给周边群众反哺资金累计达1.5亿元,每年反哺资金3000万元左右,实现了生态富、百姓富。
通过落实政策性保障补助资金,实施林业产业项目,推动了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实现了生态普惠性政策实现全覆盖,全州41万人全部享受生态红利,到2019年迪庆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6.58%,居全省第一位。生态扶贫不仅实现了把更多的生态空间还回自然,贫困群众摇身变为保护生态的使者,广大贫困群众通过生态扶贫实现了增收脱贫,全州实现了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精准施策补齐脱贫短板
迪庆为打赢脱贫攻坚工作,制定实施了《迪庆州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以“九大工程”为抓手,投资73.6亿元,着力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其中,迪庆州着力发展葡萄、中药材、特色畜禽、食用菌、青稞、蔬菜、木本油料七个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实施“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培育,有产业发展条件建档立卡户实现了1-2项增收产业全覆盖,545家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群众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
同时,迪庆州加强交通、广电、网络、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活和出行更加便捷。目前,全州29个乡(镇)100%通硬化路、通客车,193个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卫生路面100%修到家门口。全州4G网络全覆盖,5G建设走在全省的前列,三县(市)城区居民已步入5G时代,“数字迪庆”加快有力推进。
坚持三条底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据迪庆州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以志介绍,迪庆全州贫困人口74139人,贫困发生率达24.95%,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全州贫困人口的93%,“直过民族”贫困人口占全州贫困人口的54%,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属于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全州各级干部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斗志更高”的工作精神,以“脱家、脱休”的自我要求,带领全州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奋力迈向全面小康。
通过实施脱贫攻坚,2015年到2019年,迪庆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0.7%,增速位列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前列,迪庆的经济社会保持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良好态势。
王以志表示,下一步,迪庆将牢牢守住维护稳定、保护生态和民族团结三条底线,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将迪庆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模范藏区。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胡四美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