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游大理,白族布扎不可错过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和文军 文)端午将至,吃粽子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传统习俗,还有将菖蒲、艾叶绑成捆挂于门前,以祈福平安喜乐。在大理,端午节除了这些比较普遍的传统习俗之外,白族布扎作为独具特色的白族民间艺术品,在端午时节备受青睐,老人们会将它佩戴于孩子胸前或挂于屋内,用以驱邪镇恶,祈求平安。

大理的白族布扎工艺历史悠久,它既有刺绣的风格,又有布扎的味道,选取的题材多为十二生肖、白族民间传说、历史人物和代表吉祥如意的物品。在制作方面,一般选用各色碎布头为制作材料,一串布扎常由猴子、老虎、兔子、龙、蛇、鱼、绣球、八卦、童子、香包等组成,绣球是吉祥的象征,猴子表示机灵,八卦为护身宝物等,在民间传说中,每一件布扎都有它自己美好的寓意。

据介绍,大理的白族布扎以剑川一带最具代表性,传说因剑川地处边地,古时毒蛇、蚊虫颇多,为祈求平安防身驱虫,人们就把麝香、雄黄等中草药缝在小囊内随身佩带,后来就逐渐演变为布扎工艺品。现在白族布扎一般都是大人在端午节时买给小孩用以辟邪保平安,猴子串、八卦、绣球等比较传统,颇受当地人喜爱。

端午时节,在集市中除了遍地贩卖粽子、菖蒲和艾草,还有各类野生药材之外,在大理随处可见贩卖白族布扎的摊贩,她们多以白族老奶奶为主。勤劳贤惠的白族老奶奶用一针一线,亲手将这种传统民间艺术传承下来,企盼用这一传统的手工艺品,为后代祈福平安。白族布扎在制作时,要先按设计腹稿缝成雏形并留口,然后填入艾叶等香草,再用丝线刺绣装饰。在布料的选择及彩线的搭配上,较为注意原色的对比,给人以热烈明快的感觉。在造型上充分运用布扎的特点,大多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尽量弥补布扎在造型上的局限,使布扎饰物在稚拙中透出可爱生动。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据资料记载,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杂糅了避邪、防疫等多种民俗为一体,由于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以及这天的草药神奇特性,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内容,如挂艾草、午时水、浸龙舟水、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薰苍术祛病防疫等习俗。


正如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中“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描述一般,大理的端午节热闹非凡。如若端午时节前来大理游玩,除了体验传统习俗之外,白族布扎一定不可错过。

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供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胡四美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