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红河·文旅扶贫】河口县水槽村:文旅+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编者按:红河州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为文化和旅游扶贫提供了很好的资源载体。近年来,红河州大力发展文旅扶贫,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以“红河文旅”“文旅头条”“中国网七彩云南”等媒体矩阵推出“聚焦红河·文旅扶贫”系列稿件,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河口县水槽村文旅扶贫。

水槽村隶属河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地处瑶山乡南边,距瑶山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交通便利。水槽村辖顶坪、上水槽、下水槽等1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658户,乡村人口288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752人;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农民收入主要以香蕉、菠萝为主,开发潜力较大。

2018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水槽村于2018年6月全面启动产业扶贫项目,开展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支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包括四个大项、30个子项目的村级“四位一体”建设。该建设项目持续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进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

在充分借鉴各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水槽村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效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重资源利用

水槽村充分利用五道河与越南隔河而望这一特点,依托丰富的自然条件,以市场为导向,建设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冷库、电商平台,推动瑶山农特产品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构建农特色产品产、供、销现代服务体系,为瑶山实现“三个产业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强保障。

(五道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

全面融合文旅产业发展

水槽村坚持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结合村情民情实际以及产业基础、优势资源,不断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产业新亮点,依托盘王小镇“一园三区”建设,将美丽宜居乡村与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带动瑶山民族刺绣、民族文化旅游、特色经济林果,将乡村旅游建在产业链上,让群众根据自身条件多渠道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真正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发展门路。

(盘王小镇)

充分发动群众

项目建设以来,项目负责领导、驻村扶贫工作队、挂包帮单位干部到村参与并指导建设。水槽村通过积极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宣传政策,借“四位一体”项目建设契机,以群众为项目建设主体,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进行筹工筹劳的同时,让家家户户自愿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种植花草果树;让群众切身感受村庄变化,使其真正成为项目的建设者、管理者和受益者;使民生实事项目真正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


(五道河小组“四位一体”)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捷 综合

资料来源 河口县文化和旅游局

红河文旅 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代基凯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