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实习记者 孙思漫 文/图)7月1日上午,云南省支持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建设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补齐农业产业发展短板,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云南特色资源优势,大幅提高现代农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云南省研究制定了《支持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建设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
近年来,云南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农产品加工业带动作用不断凸显,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云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仍存在农业产业规模小、品牌影响力小、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2018年,云南省政府从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布局、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打造知名品牌、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强化农产品加工支持。同年,根据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部署,省财政厅会同原省工信委、省农业厅等部门出台了《云南省培育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鼓励投资办法(试行)》,对新增投资绿色食品产业种植、养殖、加工和冷链物流进行奖补,着力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冷链物流建设水平。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产品消费习惯,大量农产品由原来的线下选购转成线上购买,与此同时,对农产品加工、小包装和冷链物流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支持农业恢复生产,确保农产品稳产保供,促进农业经济稳定发展,针对疫情影响暴露出的农业发展短板和关键环节,2020年3月,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信厅、省商务厅制定出台了《政策措施》。
据了解,《政策措施》重点从茶叶绿色有机发展、花卉无土栽培、蔬菜小包装发展以及强化农产品加工和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为做好与打造“绿色食品牌”投资奖补政策的衔接,加大奖补支持,降低奖补起点标准,提高奖补比例。
此外,《政策措施》还支持发展蔬菜、水果小包装产品,研究制定了“云南小包装蔬果”产品生产系列标准。对云南“绿色食品牌”公共品牌培育、“一县一业”“一村一品”“10大名品”和“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宣传推介,“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系列宣传等开展“绿色食品牌”宣传推介。
10项措施具体内容
(一)支持茶叶绿色有机发展。做好与“茶十条”政策衔接,加大对茶叶绿色有机发展支持力度,对获得绿色有机认证且认证证书在有效期内的茶园及产品,给予奖补。
(二)支持花卉无土栽培。对2020年推广应用花卉“基质+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投资建设15亩(含15亩)规模以上的,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一次性奖补。
(三)支持基地冷藏初加工处理设施建设。对从事水果、蔬菜、花卉生产、销售的企业,2020年新建或改扩建产地冷库及其配套设施设备,具备生产小包装终端销售产品能力,实际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的,按照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一次性奖补,单个投资主体奖补不超过200万元。同时,支持发展蔬菜、水果小包装产品,研究制定“云南小包装蔬果”产品生产系列标准。
(四)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对2020年在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中药材、肉牛、咖啡、生猪等产业领域,新建农产品加工厂房及购置设施设备、技术改造及科研、环保、质量控制设施设备投入等形成的资产性投资,实际投资额1亿元(含1亿元)以上的,按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一次性奖补。
(五)支持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一是鼓励移动式冷库租赁服务。2020年从事农产品移动式冷库租赁服务,购买移动式冷库实际投资1亿元(含1亿元)以上至2亿元的,按照实际投资额的5%给予奖补;投资2亿元(含2亿元)以上的,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一次性奖补。二是支持集配型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对2020年新增冷库、冷链运输及产品加工、供应链设施设备投入形成的资产性投资,实际投资额在1亿元(含1亿元)以上的,按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一次性奖补。
(六)支持开展“绿色食品牌”宣传推介。主要支持云南“绿色食品牌”公共品牌培育、“一县一业”“一村一品”“10大名品”和“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宣传推介,“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系列宣传等。
(七)实施重点农业企业新增贷款贴息补助,降低农业企业融资成本。对2020年重点农业企业新增贷款,按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贴息利率不高于5%,贴息期间不超过1年。
(八)落实减税降费和稳岗稳就业政策。强化减税降费和稳岗稳就业等各项政策落实,切实减轻企业成本负担。
(九)落实农村电商和农产品出口政策,拓展农产品销售。强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和外贸资金支持政策落实,推进特色农产品出村和外贸。
(十)加大州(市)奖补,形成政策支持合力。鼓励各地统筹资金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建设给予奖补支持,省级将按照各州(市)实际投资奖补额、农产品加工值、农产品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幅等相关指标,对排名前8位的州(市)给予奖补支持。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代基凯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