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实习记者 张海铖 文/图)7月2日,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发布会曲靖市专场发布在昆明召开。据中共曲靖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李石松介绍,曲靖市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市累计实现73.3万贫困人口脱贫、1032个贫困村出列,罗平、富源、师宗、宣威4个贫困县如期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89%,“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在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及提高“三个组织化”等方面探索了一些典型经验,走出了一条具有曲靖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
因地制宜助力农户鼓起 “小钱袋”
在发布会现场,作为贫困户的杨谷顺也来到了现场分享自己的脱贫故事。记者获悉,杨谷顺曾是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长坡村委会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前他靠种植烤烟和玉米,每天起早贪黑赚的微薄收入只够供两个孩子读书,日常生活支出必须要精打细算,才能勉强维持家庭生计。
在当地村委会和科技员的帮助下,他尝试大面积种植烤烟,年均收入达到了3万余元,子女也按照扶贫政策享受了教育扶贫政策,村委会还聘用他担任村里的保洁员,一个月工资680元,这些帮扶让他在不耽搁庄稼种植的同时还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2018年,他脱贫了!
如今,杨谷顺看着现在的村里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会选择到长坡走一走、逛一逛。来长坡的很多游客都表示,长坡景色好看好玩,就是缺一个吃饭休息的地方,于是,杨谷顺心里就有了经营一个农家乐的想法。
得知这一想法后,2018年底,政府免费为杨谷顺的房子进行了加固改造,于是他用原来准备修葺房屋的2万块钱建了农家乐,还买了鸡苗和猪崽。2019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杨谷顺的农家乐正式营业了。现在农家乐的全部食材靠杨谷顺自己种养殖,品质很受游客喜爱,也是其农家乐的重要特色。回头客越来越多,杨谷顺每月平均收入将近5000元,一家人在小康路上越走越好。
记者了解到,长坡村还组建了一个以建档立卡户为主的农村文艺演出团,众人可以通过演出增加一份收入,杨谷顺也参加了这个文艺演出团,平时经营农家乐加上排练节目,生活过得非常充实。
像杨谷顺一样,曲靖还有无数个攻坚克难、追梦圆梦的贫困户,他们都通过政府的帮扶、自身的努力,扶贫先扶智,一步一步走上了致富路。
强化产业支撑 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一直以来,曲靖始终把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引导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8514元增加到2019年的13697元,年均增长9.98%。
据悉,曲靖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脱贫摘帽的最大支撑,市级财政每年预算1亿元资金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增收,推动3959个新型经营主体与9.47万户贫困户实现利益联结,带动了农业生产从“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小农生产模式向“扶贫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共同体转变。
同时,曲靖也聚焦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领域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三保障”“三落实”“三精准”大排查专项行动,全面补齐短板弱项。通过努力,曲靖9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推动了义务教育从不均衡到基本均衡再到优质均衡的跨越。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全面享受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报优惠政策,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力提升住房安全保障水平,改造农村危房29万余户,农村危房改造经验在全省推广。
此外,曲靖积极提升农村交通通达能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通车里程达806公里的基础上,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76万公里,实现行政村100%通硬化路,人背马驼成为历史。
登山不畏艰险止,越臻峻岭越向前。李石松表示,曲靖的脱贫攻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各级、各部门上下齐心协力、苦干实干的结果,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曲靖市委、市政府将统筹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全力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曲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
部分图片由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张玉菊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