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各地三个“鲜活”让民法典走进青少年心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希望,同时青少年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民法典教育,是切实实施民法典的重要内容。云南省各地普法宣传工作者精心谋划,让民法典走进校园,走近广大青少年,鲜活展示新时代法治重大成果。

用鲜活的动漫形象拉近距离

《猫和老鼠》是一代又一代小朋友喜欢的经典动画片,后经改编的方言版蒙太奇动漫《大洋芋和小米渣》也深受云南老少的欢迎。

昆明市嵩明县人民法院巧妙运用“大洋芋”和“小米渣”的动漫形象,展开了“微漫普法”活动,让以青少年为主的广大来百姓在喜闻乐见的方式中快速走进民法典。


用鲜活的事例贴近心灵

昭通市昭阳区司法局布嘎司法所、布嘎派出所、布嘎中学、云南陈学东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的“法治安全”专题讲座走进了布嘎中学。

担任宣讲的陈学东、白键两位律师有着丰富的校园法治宣讲经验,宣讲采用以案释法的方式,结合近年来校园内发生的典型案例向同学们诠释了未成年人犯罪及校园欺凌可能引发的犯罪行为,教育同学之间要树立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精神,坚决杜绝校园欺凌的发生。

讲座还围绕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侮辱、妨害公务、涉毒等案例引导学生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用鲜活的背景阐明道理

文山市司法局组织本单位挂钩学校的法治辅导员和律师6人,深入市第十三小学对1100余名师生开展法治辅导。

活动以“《民法典》中伴随我们一生的法律年龄密码”为题,向学生传授《民法典》中关于人的一生各年龄段享有的法定权利、应承担的法定责任和应履行的法定义务等相关知识,让学生从小树立在法律框架内从事学习、工作、生活的意识,树立不踩踏法律红线的意识和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时保护”自身人身安全及财产权利的意识。

来源 云南普法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