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文旅扶贫丨二十年的老旅游人辞职返乡还干旅游,这次是带着村民干...

编者按: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大众旅游的繁荣发展、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文旅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出现了很多新亮点、新经验、新成效。近年来,丽江市各级政府部门、文旅企业也借助产业优势,助力精准脱贫工作,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效益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文旅扶贫模式在丽江不断涌现。为此,文旅头条融媒体推出“丽江文旅扶贫” 系列报道,深度挖掘丽江文旅产业、优秀人物助力脱贫攻坚的新亮点、新经验、新成效。

从丽江城区驾车出发,约40分钟就来到风景优美的乡村宝地——龙兴村。青砖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各具特色的景观分布其中……来到龙兴村,你会发现梦中的农家生活就在眼前。

龙兴村位于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离城区23公里,距丽江三义机场入口6公里。这里居住着纳西族、白族、汉族三个民族。“截止目前,龙兴村共有100余人在从事旅游服务相关行业,他们有的在旅行社上班,有的开客栈,有的开农家乐......旅游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龙兴村村长和晓梅告诉记者。

和晓梅,是地地道道的七河人,同时也是一位老旅游人。她于1997年进入旅行社工作,20多年的旅游工作经历,让和晓梅对丽江旅游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休闲度假、科考观光、探秘采风......但无论出于哪种旅游目的,都往往有一个共同的前提——舒适快乐,而龙兴村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2019年初,和晓梅辞去旅行社工作,义无反顾回到家乡,同年4月,被村民投票选举为龙兴村村长。

“既然乡亲们信任,我一定将村长当好,无愧于乡亲们的重托。”和晓梅告诉记者,把离丽江三义机场只有8分钟车程的龙兴村打造成为七河镇民宿第一村和丽江养老候鸟基地,是她今后的奋斗目标。

七河镇地处漾弓江下游,历史永久,风光秀美,环境宜人,也是众多少数民族的世居地。而地处七河镇境内的龙兴村,毗邻被称为“丽江第一景”的观音峡景区。观音峡景区内,山峰林立,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玻璃栈道更是成为景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此外,龙兴村周边还有九色玫瑰小镇和丽江三义机场,可以说旅游资源具有天然的优越性,交通也非常便利。“据统计,每年约有800万左右游客从七河镇经过,如何留住这800万游客中的一部分在这里吃、住、行、游、购、娱,如何把自然风光秀美的龙兴村发展成为七河镇民宿试点村,是龙兴村未来几年要努力的方向。”和晓梅说。

当上村长后,和晓梅除了不断学习、认真做好村小组长的工作外,她最常做的,就是联系、走访群众,不断探索发展之路,谋划富民之策,一心想要让传统农村“蝶变”成美丽乡村、旅游名村。

看着龙兴村开办的民宿,客流量比设想中的好很多,外地游客更是对原生态、淳朴的环境赞不绝口,这让和晓梅对乡村旅游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但好景不长,问题也暴露出来了,自然景观虽美,但没有可以互动的项目,留不住人。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和晓梅不断探索新路子,到省、市参加相关培训学习,通过现有的鱼塘、果园等资源开发亲子游、采摘等项目,利用渠道资源把客人引进来……凡是能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不管落地过程有多困难,她都要尽全力去试一试。

目前,龙兴村的乡村旅游越来越规范,一切都在朝着和晓梅的预期目标发展。“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但如果大家都加入进来,结果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家信任我、跟着我一起干,我也绝不会让大家失望。”和晓梅这样说道。


此外,2020年,和晓梅还投资60万元在村里打造了草莓基地,准备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来龙兴村观光游玩,体验采摘乐趣,感受生态乡村气息。“就拿草莓来说,虽然随处都能买到,但对于很多城市人来说,自己亲自采摘的感觉不一样,既新鲜放心,还能享受采摘乐趣,算是一次不错的体验。”自从和晓梅草莓基地建成后,不少村民都来到基地务工,每天有80元的务工收入。基地让村民看到的不仅是火红的草莓,更是今后火红的好日子。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文

受访者 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孟鹏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