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评选结果公布。经过网上展示、网上公示、初评、复评和终评等环节,最后评出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和优秀案例共80个,其中最佳案例30个、优秀案例50个。昆明市五华区《用‘1234工作制’实现社区减负增效聚力主业》入选最佳案例,为全省唯一入选的案例。
社区是城市基层的基础。五华区创新社区减负增效“1234工作制”,让社区减负增效工作有抓手、能推动、见实效,做好了社区“加减法”,助推社区党组织回归主责主业,充分发挥了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1”指的是出“一份铁规”,五华区出台了《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实施细则(试行)》,明确凡属社区自治性的管理工作,由社区自主管理,让“小社区”面对“大单位”说话“有底气”,“有理有据”地拒绝各类不该由社区承担或者协助办理的“杂活”。
“2”指的是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和社区证明性盖章事项清单“两个清单”。五华区以社区工作事项清单明确社区工作事项,对于清单以外需要进入社区的事项,需报经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才可纳入社区工作范围。社区证明性盖章事项清单明确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职责范围内的证明核实事项不得要求社区出具证明,避免出现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
“3”指的是以“三个要求”限制划定相关单位“责任圈”。五华区要求“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明确因工作需要进入社区,并在社区居委会设置机构的,准入单位要负责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同时要求明确承接职能工作项目职责,要求核准进入社区的工作项目全部纳入社区为民服务站,统一集中在社区为民服务站窗口受理或办理相关服务事项,确保提高办理效能。
“4”指的是用“加职权”“加清单”“加资源”“加服务”四个加法保障,确保社区党组织聚力主业“有力量”。五华区明确规定社区党组织对社区有关人事安排、重要事项的决定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行使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对驻区单位共驻共建情况享有评议权。全面推行社区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制定基础党务台账清单。同时,尽可能把资源放到社区,使社区有人有权有物,确保社区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如通过劳务派遣、购买服务等方式,每个社区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党建指导员。在减轻负担的基础上,五华区还通过建立民情跟踪办理工作制度、“三亮一树”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建立“民情十本账”等各项服务机制,让社区党组织在增强服务功能上下功夫,把群众身边的事办好,让群众满意。
据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组织人事报社自2018年9月始,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高基层党建质量”为主题,面向全国开展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来源 云南网
图片来源 云报客户端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