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雄壮的国歌奏响
熟悉的旋律
激昂的歌词
作为玉溪人
我们总会想起
国歌作曲者
聂耳
▲人民音乐家聂耳
85年前的今天(7月17日)
人民音乐家聂耳
在日本藤泽市海滨溺水身亡...
年仅23岁
今天是聂耳纪念日
让我们唱响
《义勇军进行曲》
缅怀聂耳
奋勇前进
聂耳的一生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代表作有《毕业歌》《大路歌》《码头工人歌》等。1935年,根据田汉歌词创作出的《义勇军进行曲》在1949年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象征。
▲玉溪聂耳广场
聂耳是中国革命之号角,他的人生经历、他的革命故事、他的爱国情怀......穿越悠久的历史,给予中华儿女最深厚的精神力量。
如歌少年
聂耳祖籍玉溪,自小热爱音乐。“10个玉溪人9个能唱灯”,聂耳的母亲彭寂宽就是个唱灯的高手。聂耳还在襁褓中时,母亲就会唱着玉溪花灯哄他入眠,那些优美动听的旋律可以说是聂耳的音乐启蒙了。年轻时候的聂耳对音乐特别敏感,大家都说,只要能从耳朵进去的,都能从他嘴里唱出来。
玉溪不仅有花灯,还有山水间的自然之音、古老的关索戏、洞经古乐、少数民族的山歌小调...... 在这片如歌的大地上,聂耳收获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声音,为他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基础。
▲玉溪聂耳故居
“我是为社会而生的,我不愿有任何的障碍物阻止或妨害我对社会的改造,我要在这人类的社会里做出伟大的事业。”聂耳在给母亲的回信上这样写到。 言出必行,在国家危难之际,聂耳选择投身最“浪漫”的事业:以音乐为武器,参加革命!
酷爱音乐
聂耳在北平时,居住的斗室冬冷夏热,穷得买不起棉衣,却在秋末深入到贫民区天桥等地,用有限的几个钱来收集北方民间音乐素材,在“充满了工人、车夫、流氓无产阶级汗臭”的环境中聆听卖嗓子、卖武功的吼声,从中体悟“生命挣扎”的心曲。
▲创作中的聂耳
在上海聂耳没有像样的创作条件,经过一年的苦苦积攒,才买到一把梦寐以求的廉价小提琴。他经常踏着晨霜夜路体验女工上班的辛苦,从而创作出《新的女性》。聂耳还与小报童交上了朋友,每天嘘寒问暖,著名的《卖报歌》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吟诵出来的。
赤子之心
在1932年2月7日,“一二·八”事变爆发后的第10天,他在日记中质问自己:“一天花几个钟头苦练,几年、几十年后成为一名小提琴演奏家又怎样?你演奏一曲贝多芬的《奏鸣曲》能够鼓动起劳苦群众的情绪吗?此路不通!早些醒悟吧!”而此时,聂耳所在的上海明月歌舞剧社仍在演奏靡靡之音。他对此非常反感,随后便离开了明月社,只身奔赴北平(现北京)寻求出路。
▲聂耳与田汉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寇侵占东北后又把铁蹄伸向华北,国内的反动腐朽势力却仍沉溺于纸醉金迷中,社会上充斥着“桃花江”、“毛毛雨”、“妹妹我爱你”一类萎靡丧志的淫歌艳曲。共产党员作家田汉找到聂耳,认为“唱靡靡之音,长此下去,人们会成为亡国奴”。二人就此议定,要创作一首歌,来战胜“桃花江是美人窝”。二人共同研究了《国际歌》、《马赛曲》和《船夫曲》,认为很有气势,可以借鉴。
为国而歌
1935年初,田汉改编了电影《风云儿女》,并写了一首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由于发现国民党特务已来追捕,他仓促间在一张小小的香烟包装纸上写下歌词,就被抓进监狱。夏衍拿到田汉留下的剧本,在里面发现了那张写着歌词的香烟衬纸。不久,聂耳来找夏衍,听说此事后,主动提出:“作曲交给我,我干!”聂耳根据同田汉一起提出的构想,带着满腔激愤,只用两天时间便谱写了初稿,随即因躲避追捕到了日本。在那里,他一方面受到友好人士的热情接待,一方面也看到军国主义分子磨刀霍霍,大肆鼓噪“扩大在支那利益”,更加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迅速将歌曲定稿寄回国。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手稿
为了使词曲配合得更加顺畅有力,聂耳大胆地对歌词进行了处理。他把原词末尾“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大炮飞机前进。前进!前进!前进!”改为“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增加叠句,以铿锵有力的休止符收尾,把中国人民向前挺进时的坚决、勇敢表现得更加强烈。
《卖报歌》唱出儿童的苦难,《铁蹄下的歌女》唱出妇女的心声,《毕业歌》唱出了青年的追求......聂耳的音乐就如“无声处的惊雷”,发自内心的呐喊,唤醒沉睡中的人们。
1935年,随着《风云儿女》热映,《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流行极广的抗战歌曲。在当时,全国各地民众在集会游行时会齐声高唱;国内大多军队将此作为鼓舞士气的战歌;二战结束之际,《义勇军进行曲》还被选入反法西斯盟军胜利凯旋曲目......
▲玉溪聂耳广场 · 升旗仪式
人虽逝,曲犹在
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义勇军进行曲》
总会在耳畔响起
从聂耳的小提琴中流淌出的乐章
至今仍警醒着无数中华儿女
不忘屈辱
前进 前进 前进进!
来源 哇家玉溪七彩云
责编 陶优
审核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