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雨!雨!
每一场雨后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吃货”
仿佛听到野生菌的喜(悲)悦(鸣)
“到了吃菌(jier)的季节!”
这不,有消息称
7月中旬,昆明野生菌市场日销量300吨
网友调侃:
“产量上、价格下,报复性吃菌,走起!”
网爆云南一女子吃菌子后中毒送医,朋友拍下匪夷所思一幕:右手不停比划,想要抓住什么东西。女子说,当时看到了小人、云彩、小精灵。来源:@南都周刊
在大块朵颐山珍时
如何避免成为朋友圈里
“吃菌儿闹着”的那一个?
光凭经验可能不够
↓↓↓
注意啦!注意啦!注意啦!
省疾控中心提醒
近九成野生菌死亡病例
因误食以下这两种
↓
进入雨季,又到了野生菌大量采摘上市的季节,同时也是野生菌中毒高发季节。近日,记者从云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据近年来的监测数据,有近90%的野生菌死亡病例是由于误食亚稀褶红菇和剧毒鹅膏菌,近期我省部分地区已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导致死亡的事件,主要是误食了亚稀褶红菇。
据了解,俗称“火炭菌”的亚稀褶红菇是云南省中毒最严重的毒菌品种,近年来已造成多人中毒,病死率可达70%以上,而外形极为相似的密褶红菇、稀褶红菇却是食用菌,一般人很难区分,需要专业人员结合显微镜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才能进行准确鉴别,建议这类菌子最好不要食用。
省疾控中心提醒
要特别注意“鸡枞”中毒
其实,鸡枞是无毒的,中毒是因为误食了形态与鸡枞很相似的毒菌,如剧毒的灰花纹鹅膏菌、拟灰花纹鹅膏菌、假褐云斑鹅膏菌形态和鸡枞很相似,因此捡食鸡枞要特别小心。
吃菌子中毒怎么办?
凡是在食用菌子10分钟至72小时内,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都应立即就医。同餐进食者不论症状轻重,均应立刻到附近的医院进行观察诊治。
菌子中毒如何自救?
1、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按压舌根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2、立即就医:中毒后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菌子样品,以备鉴定菌子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来源 云报客户端
记者 陈鑫龙 部分内容综合自云南省疾控中心、云南网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