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位于玉溪红塔区大营街街道大密罗社区的滇中农耕文化馆内,近500件农耕器具、票据、书刊、文献、生活用品等实物已布展完毕,预计月底开馆。届时,游客可在大密罗呼吸稻香、亲近农耕、回望历史、体味乡愁。
作为红塔区第一座展示农耕文化历史及实物的主题展览馆,滇中农耕文化馆建筑面积546平方米,分哇家大密罗好地方、稻花香里说农耕、诗书画意忆农事三部分,以图片、史料、物具再现滇中传统农耕文化历史记忆脉络。其中,农耕源流区主要展示大密罗乡村风貌,这里的人们在日复一日的耕作中发明与革新农具、改进农艺,创造了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的技术体系;生产工具区展示的是水车、插秧机、打谷机、木耙、木独轮车等传统生产工具和农耕运输工具;农业农村工作发展资料展区陈列了1953年—1982年间收集整理的中央、省、玉溪地区、玉溪县制定刊发的党、团组织建设,农村工作,农业问题相关文件、刊物、粮食生产和收购通知、农业技术推广措施的意见以及歌颂党、歌颂祖国的宣传画等资料67件,以史料的形式客观反映了党中央对党团组织建设、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
这些珍贵的史料和实物由玉溪民间收藏家陈宝贵提供,作为红塔铝型材厂负责人,陈宝贵的陈氏浮雕艺术馆馆藏各类民间民俗物件15万件,滇中农耕文化馆所收藏的不过是其中涉及农事的一小部分。“滇中农耕文化馆承载着玉溪的厚重历史和玉溪人的情感记忆,它将展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村风貌和农耕文化,原汁原味地反映滇中传统农耕文化。”陈宝贵说。
按照大密罗社区的乡村旅游规划,与滇中农耕文化馆同步推进的还有游客服务中心、民族团结广场和观景台建设。“农耕文化馆里农户可以留住乡愁,文化馆建成以后可以吸引游客,带动大密罗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大密罗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李光学说。
据红塔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叶金华介绍,今后红塔区的文旅产品更多的要体现文旅融合,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今后,红塔区将把大密罗滇中农耕文化馆作为一个文化旅游产品来打造,与大营街现有和今后即将要打造的文化旅游产品,由点串成线,由线成面,打造整个大营街云南第一村的文化旅游产品。
来源 云上红塔
责编 陶优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