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大理洱源县风光如画的凤羽白族坝子里,一场大刀阔斧的以乡村振兴为引领方向的新文旅实践正在火热展开,让所有进入到这里的游客赞叹不已。
凤羽镇位于苍山第一峰——云弄峰的背后、洱海“源头的源头”;发起这场新文旅实践的大理千宿文旅总部——江登村委会佛堂自然村静立在天马山脚下,千百年来默默无闻。但这一次,佛堂村和坝子里的所有村庄一样,终于迎来乡村振兴试点及新文旅探索发展机遇。
“凤羽模式”新文旅实践
千宿文旅是国内新锐杂志《新周刊》创办人、原执行总编封新城离职后,联合佛堂村人陈代章共同创建的一家立足于乡村的文旅企业。从2016年到现在,公司在有着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双重称号的凤羽坝子里进行了一系列与生态农业、文化创意有关的新文旅探索和实践,并根据地域及文化特征初步摸索出乡村振兴的“凤羽模式”。
所谓乡村振兴“凤羽模式”,即依托凤羽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文化底蕴,借鉴世界先进的乡村保护和发展经验,借助国内外知名人士的力量,通过艺术、文创与凤羽的乡土、农业紧密结合,最终达成“软乡村、酷农业、融艺术、慢生活”的规划愿景,让凤羽坝子成为一个大地艺术谷,成为一个集文化创意、艺术植入、古村落保护、休闲度假、农业示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新型旅游田园文化综合体。
在凤羽,这个田园文化旅游综合体叫慢城农庄,也叫乡愁公园。它是千宿文旅实现上述新文旅理念的载体,也是让凤羽小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以最新姿态走向外界的崭新希望。
文创+农业+旅游的独特布局
凤羽慢城农业庄园(乡愁公园)是千宿文旅在凤羽镇实施新文旅的项目总称,面积达5000余亩,景点规划和文创场址呈点状分布,遍及整个凤羽坝子。项目倡导“软乡村、酷农业、融艺术、慢性活”方式,其规划中融合了许多慢生活理念要素,如慢餐饮、慢休闲、慢运动、慢阅读、慢创作等。除此之外,庞大的农业布局也是其一大亮点。
在慢城农庄向当地农民流转的几千亩土地中,一部分用作文创项目建设,另一部分则用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截至目前,慢城农庄已建立凤羽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凤羽生态蔬菜种植基地、大涧口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基地等。另外蜂蜜核桃糖生产加工项目、千亩油菜、水稻(红米)种植项目等正在加快推进中。
如此密集的生态农业布局与实施,为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下的农业升级转型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样本和清晰的思路。更重要的是,千宿文旅在田园文化旅游设计中,拟将大地艺术与景观设计融入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种植,将文创植入整个凤羽坝子,通过巧妙的设计与搭配,让民族文化元素、现代艺术元素在凤羽的田园风光里尽情展现,构建凤羽大地艺术景观,为本地乡村旅游寻求新的突破与可能性。
用文创改变了整个白族坝子
这些年,千宿文旅以“慢生活”为理念,依托慢城农庄的打造,在凤羽做着一系列与此有关的文创举措:提出“头部旅游”概念,提出“大地艺术”“乡村文化长廊”概念;创立文化创意中心;建造退步堂和天马草堂两座白族元素与流行元素相融合的标志性建筑;发起大涧白族古村落修复、保护计划;推出“三个苹果”、“白驹过隙”等大型乡村艺术装置;推出佛堂古梨园空中稻田剧场;推出凤羽白米仓青年文创空间项目;策划出版《微隐隐于凤羽》一书。这些举措和项目不仅为凤羽的乡村文创带来亮色,还能带动凤羽乡土文化的复兴与传承,并为洱源县乃至整个大理的新型乡村建设带来启发,而且越来越多文创事物的出现,会逐渐改变凤羽当地农民对农村的固有观念,无形中提升村民的整体意识和素质。
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文创项目的建设和打造,千宿文旅先后发掘出多位本土及本民族文化艺术人才,这些人才在重新找回自己专业(专长)价值的同时,将在凤羽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环节以及新文旅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年累积了强大的影响力
四年过去,千宿文旅在董事长封新城的精心规划和布局下,在执行高管和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已快速发展成为一个集农业种植、文化创意、高端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旅集团及多维度IP群。同时凭借公司迅速形成的社会效益和背后庞大的传媒资源,近年来CCTV2、浙江卫视、云南卫视、农民日报、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新京报、澎湃新闻、腾讯视频等媒体先后进入凤羽,并围绕千宿文旅慢城农庄进行拍摄采访和宣传报道,让凤羽品牌逐步形成,让千宿文旅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也得到了大理州、洱源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以及关心、支持。
另外,于丹、陈彤、孟非、姚晨、佟大为等大批传媒界、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纷纷到访凤羽,特别是著名音乐人李健的多次到访并制作传播视频,均给凤羽带来了巨大的宣传效应,也为凤羽旅游品牌增添了相当大的“含金量”。在此驱动之下,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凤羽“历史文化名镇”的美誉将得到流传,品牌将得到延伸,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凤羽,愿意进入到这个白族小镇旅游度假,最终实现旅游创收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为周边村民带来真正的实惠
凤羽慢城农庄的飞速发展,除保障了企业自身的运营基础之外,还助推了当地农业开发前景,并为周边村民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实惠。
在各个项目的用工方面,除了决策层及高管人员外,千宿文旅一律采取当地困难群众优先、剩余劳动力优先、返乡人员优先的录用原则,积极配当地合政府,帮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与就业问题,帮助争取应届大学生返乡并参与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目前千宿文旅凤羽各个项目为80余农户解决了长期就业问题,每年至少安排1000人次以上剩余劳动力进行短期务工,实现当地村民农业之外的家庭增收。
提速凤羽镇乡村振兴步伐
2018年,凤羽的显著变化引起大理州委、州政府的高度关注及重视。同年8月,大理州委书记陈坚率由州、县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考察凤羽及“凤羽模式”,随后讨论研究决定,将凤羽镇纳入大理州乡村振兴试点单位,将千宿文旅总部所在地江登佛堂村纳入大理州乡村振兴重点试点村行列。
2019年6月,经过多次研讨、审核、修改,由千宿文旅全程参与编撰的《洱源县凤羽镇“一镇两村”乡村振兴试点规划》被洱源县委、县政府审定通过,提速凤羽镇乡村振兴步伐。
一年多来,佛堂村在变化,凤羽镇在变化。而这种基于思想、观念的变化还在继续,还在延伸。
通讯员 陈锐 文
凤羽慢城农庄 供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