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云端进发, 在苍山乘风而行

初遇

出天龙八部影视城,不出一个小时就来到了苍山大索道前。

苍山,作为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南北走向的十九座山峰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巍峨而秀美,苍莽而幽深,云、雪、林、泉、石、花等组成的天然景观,还未踏入便让人倾倒,我似乎看到了友人眼眶中的问号,“这是云还是雾啊?真有十九峰?这山是真的巍峨!”

登上缆车前,工作人员提醒我们裹上外套,“下面是春天,上面是冬天。”我们一行三人在引导员的带领下进入宽敞的缆车,敞亮的全封闭空间像极了金庸笔下侠客们拔剑前“修罗场”的具象体现。因为早些年来到苍山都是沿山路攀登而上,这次陪着友人乘索道还十分担心误了“触摸”大山的体验,然而,当缆车厢驶离驳岸,我不得不惊呼自己的“愚昧”。

脚下的翠绿仿佛仙女的绸缎,四散开来,缓缓上升的车厢仿佛一朵云彩,驮着我们向凌霄进发。

登上缆车的时间是早上九点四十,正赶上升温散云的好时机。山峰如同青龙一般在云雾间蜿蜒、升腾;脚下的百花如同赶集的少数民族少女遍布山间树下,五彩缤纷;身后的村镇如同洱海边的珍珠伴着朝阳闪耀,还有点点炊烟。

渐现

不出一会儿,我们便到了黑龙溪中部的七龙女池,不远处的飞流中,从下至上有七个天然清泉水池,每个水池的西侧飞瀑跌滑而下,就如洁白的轻纱挂在壁上,给人有一种虚幻神秘的感觉。池中水清见底,周围是青山白石妆点,配上车厢边四散开来的云卷云舒,犹如洞天仙境。

当我们还在感叹美景时,海拔开始迅速拔高,冷杉和峭壁成为了主色调,方才还觉得远在天边的云朵,忽然间涌向我们,我们直冲“海绵”中,呼啸着的寒风刮擦着车厢外的玻璃,远处的村镇渐渐变小,我想要是乔峰用轻功爬苍山估计也就是这种感觉。一路攀升,玉带云游路在云雾和山林间若隐若现,远处的洗马潭站渐渐出现在眼前,雄伟的苍山山峰让人产生一种压迫感,耳边似乎响起了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

海拔3900米,洗马潭站到了。打开车厢,寒风等不及我们踏出,就闯了进来,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来自第四纪大理冰期高山冰碛湖的威力。有年代资料显示,洗马潭地质年龄在1.1万年左右,是全球近200万年第四纪冰期历史中最年轻的一次冰川广泛发展前进的冰期,被学术界称为“末次冰期”。全球各大洲高山都有末次冰期分布,而苍山洗马潭就是中国科学界一致公认的中国末次冰期的典型地点,因此命名为“大理冰期”(迄今7-10万年开始到距今1万年前),其间有多次冰川进退,在点苍山马龙峰——玉局峰——三阳峰等地段均有清晰的地貌遗迹,洗马潭就是在冰川发育时的存冰之处,形成冰斗,冰川退却后留下冰斗洼地积水形成冰斗湖——洗马潭。

登顶

出了站口,这里是一个很大的游客集散地。顺着石台,我们很快来到了玉局峰脚下。这里除了云就是山,除了山就是杉。潭下高山杜鹃灌木林遍布,杜鹃花盛开,湖边五彩缤纷,斑斓一片,灿若云霞。从山顶下望,一侧衬着黑蓝苍郁的冷杉和刚吐新绿的翠竹,一侧衬着斑驳青灰的岩峰石屏,百米方圆的洗马潭宛若头顶掉下的一片天。报春花、百合花、龙爪花将这里装扮成一个高山五彩花园。

洗马潭水质清澈,纤尘不染,史书记载,“水面有落叶,鸟辄衔去”。离山顶越来越近,也离天空越来越近,向西看到了漾濞境内阡陌纵横,东观鸡足山层峦叠嶂,北见玉龙雪山银光闪闪,感叹自己“渺沧海于一粟”。

虽已登顶,却仍然遗憾,期待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