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在雨地 挂在墙上
彻夜的雨水天气,是普者黑村的冯美加一家人最为期盼的。听着滴滴答答的声音,冯美加知道,水滴正在从天而降,打湿每一寸泥土,渗透进土质最深处。这样的大自然福祉意味着,第二天一早,冯美加一家人就可以到地里去,将早已用上一年出产的精良辣椒籽培育出的辣椒苗栽进湿润的土地里。
丘北盛产辣椒,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会种辣椒,少则3亩地,多则几十亩,树皮彝族乡是主产区,全县2/3的辣椒产于此。丘北辣椒又称丘北小椒,种植方式倒也不显新奇,造就它独特味道的原因在于这里的水与土。临近辣椒成熟时节到丘北来,朝田埂上放眼一看,成片的辣椒地渐显红态,随绿叶蔓延开去,在喀斯特地貌的红土地背景下,像是一幅精心调绘的水粉画。
“摘辣椒的最好时机是当一颗辣椒红透全身面积80%的时候。”当红色渐渐盖过绿色时,地里随处可见猫着腰,一颗一颗摘取辣椒的人。新鲜摘下的辣椒个小、色艳、肉厚籽多,鲜尝无熏辣之味,丘北人多用于制作辣椒酱或腌制酸辣酱。“每一年,我最期待的就是这个时候。”冯美加说,第一批成熟的新鲜辣椒被洗净捣碎后,加以食盐、味精,或是瓜子、花生等辅料拌匀,便可直接下饭吃,“用腌菜缸子再腌上一罐酸辣椒,随时想吃都可以舀出来吃”。
余下的辣椒在等待着串连挂墙。冯美加的家里就有这样一面墙,在冬天时节,只要太阳升起,总有日光打在上面。每年的11月底,这面墙便被挂满了成串的辣椒,通红鲜艳,偶尔的一阵风刮过,辣椒齐齐摆动、唰唰作响,整个村子都是这样的景象。
吃下酒辣 赶辣椒集
冬季农忙时节过去,丘北人总算短暂地闲了下来,一家一院,坐在其中还要完成一年中尤为重要的工作:分拣辣椒。
经过自然风干的辣椒被摘取下来,放置在农人的膝下,挑选后分成三个等级。“一级辣椒个头匀称,颜色红里透黑,看上去没有病态和斑点。”经验丰富的冯美加看见辣椒便能知晓,这个辣椒在市面上能卖到多少钱,“一级辣椒可以卖到15元每市斤,二级辣椒的价格在11元左右,三级辣椒则只能卖7元。”
“三天不吃辣椒,过不下去日子。”对于喜食辣椒的丘北人来说,一斤辣椒是一个星期的“口粮”。风干的辣椒用火烤或用锅炒至皮面略微焦黑,冷却后用袋子套上,用手捏碎后,便可以作为糊辣蘸水的原料。糊辣蘸水可谓丘北人的“主食”,不论做的是什么菜,几乎每顿餐桌上都会放置上一个。当地的少数民族还有以辣椒下酒的吃法,“一口辣椒一口酒,如果遇到特别辣的辣椒,就撒上一些盐巴,缓解辣味。”烤熟的丘北辣椒还可用舂臼舂细碎后,作成辣椒面。在当地,辣椒面多用于炸制辣椒油,把油烧滚后冷却至六成热,直接倒入辣椒中调匀,“早上吃早点时,舀上一勺,味道令人垂涎欲滴”。
留足一家人需要的辣椒后,冯美加会将剩余的辣椒带到集市上出售,“这种做法从我爷爷那辈就流传下来了”。淳朴的当地人带到集市的辣椒一定是最好的一级辣椒,“在老人家的心里,最好的辣椒才拿得出手。”
丘北赶集有传统,按照属相计算,乡村集市分布在各个村子里,双龙营街、八道哨街……每两个属相便可赶上一个集市。“辣椒是集市上最多的东西。”每个乡村集市约定俗成,自然地划分出一块专门用于辣椒交易的区域,称为“辣椒街”,人们在这里讨价还价,带回最钟意的辣椒。
如今,丘北辣椒已经成为游客到丘北来必带的伴手礼。每年的11月10日,丘北县会举行“辣椒节”,进行辣椒交易、商贸洽谈等活动。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丘北县创立了多个辣椒品牌,并开发出辣椒面、干辣椒节、辣椒QQ酥等多种辣椒食品,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用纸将辣椒面包上两三层,一两天后几层纸都会被辣椒油脂浸透。这就是真正的丘北辣椒了。”冯美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