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的传统古村落——栖木墀村

栖木墀自然村位于玉溪市峨山县甸中镇,村落形成于清代,是清朝时期滇东北至滇西南茶马古道上必经之地,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栖木墀地形似大象头,村庄背东面西,村中清流环绕,绿树成荫,立体型的梯坝田野四季常绿,风光旖旎。

栖木墀村200年左右古民居建筑就有10余幢,属中式传统的四合院结构。几百年前的四合院民居,房墙由石头、土基垒砌而成,灰瓦下的木架结构无不体现和传承着古老的木质构造艺术,包括各种雕花、构件、不同规格方式的门窗及榫卯结构,处处体现着古人的勤劳与智慧。

村落里还有关公庙、永盛寺、龙山寺、张氏宗祠“等古建筑群。特别是村民自发修建的关公庙,继承了“云南一颗印”“二进院”“三进院”等格局,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形式保存完整,建筑风貌则延续了红墙青瓦的彝族建筑风格,传统的砖木结构,精美的木雕、门头、勒脚、青瓦无不体现出古朴的气质。作为滇中文化的重要典范,这些古建筑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代表着滇中地区茶马古道文化在新时代的延续和传承。

这里文风兴盛、人才辈出,出过进士、举人。深入村落,除了村中流传那些动人的传说,还能了解到“秀拔南天”“忠义神武”“盛恩文朝”“双凤齐鸣”及《尼山宝忏》《感应尊经宝忏》《圣贤实学》《三教正原二论俗解警示书》等匾牌、经书雕版背后的传奇故事。

栖木墀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清代时期这里因为处于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商贸兴盛、文化多元,传承下来的花会、灯会、斗会、祭龙及“接爷爷”等民俗活动吸引了周围各村的民众。特别是栖木墀人为祈求风调雨顺、家道平安、人畜兴旺,每年正月在三乡河地区村与村之间开展的“接爷爷”活动,热闹非凡,盛况空前。

旖旎的自然风光、古色古香的民居老庙、渊远流传的动人传说、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使得栖木樨成为了在传说与现实中徘徊的古村,显得生动而温暖。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王艳华  整理

峨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图

责编 刘赛娇

审核 陈大衡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