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等你来”2020年云南省夜间文化服务推广培训班在楚雄开班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李银娟 文)8月18日上午,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云南省文化馆、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楚雄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七彩云南·旅游天堂“彩云之南等你来”2020年云南省夜间文化服务推广培训班在楚雄市举行开班仪式。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马迎春作动员讲话,楚雄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杰到会致辞。

来自全省16个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16个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负责人、全省夜间群众文艺演出活动21个示范点和各地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相关责任人及业务骨干、云南省5家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负责人,以及楚雄州10县市文化和旅游局、省文化馆相关人员共130余人参加培训。

开展此次培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探索群众文化活动与游客参与互动新模式,打造夜间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品牌,满足游客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文化资源支持,推动资源共享和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效能提升。

楚雄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拥有“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三张世界级名片和“一彝三古”(彝族文化和古生物、古人类、古文化)的世界级文化资源,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秀丽,在当前深入推进文旅融合,以夜间文化活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近年来,楚雄紧抓全省建设民族文化强省、深入推进旅游革命三部曲、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等重大机遇,充分挖掘彝族文化的“根”和“魂”,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和区域性文化,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围绕打造“中国彝乡·滇中翡翠·红火楚雄”总体形象品牌,以建设民族文化强州和知名的四季生态和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全面深入持续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旅游融合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州共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23个,其中彝人古镇被列为2020年全省夜间经济文化服务示范点;有5个博物馆、11个图书馆、11个文化馆、103个乡镇文化站、1100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有业余文艺团队2500支,年组织文化演出活动3600余场次;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3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9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88人,于2016年第二批创建评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夜间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非常受群众欢迎的休闲生活方式,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传播多元文化的重要载体。此次“彩云之南等你来”2020年云南省夜间群众文化活动培训班在楚雄举办,对助力楚雄州发展夜间文化旅游经济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下一步,楚雄将深入挖掘夜间文化旅游经济消费潜力,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与浓郁民族风情的夜间文化服务集聚区,大力发展夜间文化旅游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完善特色化城市功能,打造亮点,持续发力,扩大夜间文化旅游经济有效供给,提升夜间文化旅游经济活力和规模,加快形成文化夜间旅游经济体系,进一步提升“中国彝乡•滇中翡翠•红火楚雄”的知名度、美誉度,推动楚雄州文化旅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此次培训班持续5天,邀请了省内外的7名专家老师进行授课,课题涉及文化与旅游融合探索实践、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广场舞的挖掘创作、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宣传等各方面内容。培训期间,将安排楚雄州、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分享开展“彩云之南等你来”夜间群众文艺演出活动的工作经验;组织学员现场观摩学习楚雄州的夜间群众文艺演出活动点及三个公共文化机构与旅游服务中心融合示范单位,进行实地教学;8月18日晚组织开展“彩云之南等你来”楚雄站——夜间群众与游客文艺大联欢线下演出活动,通过民族特色鲜明、群众喜爱的精品群众文艺节目演出向观众展示原汁原味的彝族特色文化。整个培训活动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现场的实地参观,又有典型经验交流和专家授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方向明确、与时俱进,契合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



李云飞、楚雄州文旅局 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