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从娘亲 苦心钻研
段朋江出生在楚雄禄丰。禄丰刺绣文化深厚,特别是彝族刺绣群众基础广泛,当地的刺绣服饰、配件、鞋帽及各类刺绣手工艺品,色彩艳丽,品种多样,图案丰富,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段朋江的母亲颇有手艺,他小时候常坐在母亲的绣篮前,看母亲在农闲时,绣制一些绣品补贴家用。看着一针一线在绣布上上下飞舞,最后变成色彩斑斓的绣品,段朋江被深深吸引。有时,他会给母亲搭把手,一双小手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学着穿针引线。
段朋江正式从事刺绣行业,源于一次高中毕业旅行。“高中毕业时,我跟朋友出去玩。在杭州,走进一家苏绣店铺,一位老者正在埋头刺绣。”站在一边的段朋江无意间说了句“这个我也会绣”,老者脸上生出一丝不屑,谁知,这位彝族汉子真的绣出了一朵栩栩如生的花朵。在朋友们看来,段朋江是有天赋的。也正是这件事情,使段朋江开始了自己20余载的苦心钻研。
旅行回来后,段朋江四处走访刺绣艺人,学习各个民族的刺绣特点、针法,甚至刻苦钻研了中国的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博采众长。学有所成后,他开了一家自己的绣品店,后来开设了楚雄朋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立了自己的刺绣品牌“千绣”,绣品包括居家装饰用品、提包、服装、围巾和客厅挂画等,产品远销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地。
博采众长 千法而绣
因为四处奔走学习的缘故,段朋江掌握了很多优秀的技法,以及各家刺绣特点,并贯穿融合,创造了独特的刺绣风格——千绣。在他的定义里,“千绣”指的是博采众长,千法而绣。“当时将各种刺绣技法相互融合,初衷是想更丰富地表现出刺绣的艺术形式,将刺绣的美更好地表达。”
段朋江的作品以云南的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刺绣为基础,充分吸收国内各大名绣的技法和艺术表现形式。从针法上来讲,段朋江的每件作品几乎都运用了多种针法,如齐针、抡针、套针、施针、乱针、滚针等等,有媒体称段朋江掌握有70余种绣法。“具体不清楚,但应该不止于此。”段朋江笑谈。针法的不同,使得段朋江的作品呈现出多样的艺术表现效果,带给人们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从段朋江的作品中还可以看出,他对绣线的运用,尤其是在色彩的搭配上可谓独具匠心,几乎每幅作品都会用到很多种颜色的绣线,这样会使绣品看上去更有韵味。
段朋江的刺绣作品题材丰富,有的是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人书画中取材,有的是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中汲取养分,“无所不绣”。
传统传承 时尚实用
段朋江从15年前就开始开设刺绣培训班。截止目前,学员共有几千人,包括大学生、各行各业人员,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如今,学员的收入大致每月可达五六千元。
但是,刺绣的传承仍面临一些问题,最大的困难,是由于学习刺绣技艺艰苦寂寞,对此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传承刺绣技艺,让美丽的刺绣艺术呈现在更多人面前,这么多年来,只要有要求培训刺绣的地方,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段朋江都义不容辞地配合,并尽力而为地培训好每一位刺绣学员。学员中女性居多,段朋江被她们亲切地称呼为“花哥”。
不断学习的段朋江还时常参加各种交流会。他最近刚从北京回来,到北京园博园欧洲园城堡观看现代时尚刺绣服装表演,并跟一些全国著名设计师互动,讨论现代服装的发展及走向。
段朋江说:“我这次最大的感受是,只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喜欢传统民族刺绣品的人还是挺多的。”对于云南刺绣的发展,段朋江也表示,要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时尚和实用的市场需求,创作出更多人喜欢穿或用的刺绣产品,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