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佤姑娘告诉你,什么叫做长发黑珍珠!

(《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 美人系列之阿佤姑娘)

佤族,居住在怒山山脉和高黎贡山向南延伸地带,历史上称这一带为阿佤山区。

据《云南省志·民族志》记载,中国的佤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边疆,其中沧源、西盟、澜沧是佤族主要聚居区,三县佤族人口占佤族总人口的70%以上。佤族姑娘以鲜明的特点广为人知,乌黑长发,舞动身姿,美得粗犷豪放,美得自由不羁 。

诗歌里的美 

这段组诗出自一首描写佤族的诗歌《佤部落》,诗人倾诉着对阿佤姑娘这份洒脱、自由、奔放的无限向往,抛弃一切烦恼,回归原始自然,在精神上给人一种强大的共情,这也是佤族人民魅力的根源 。

(佤族姑娘) 

阿佤姑娘总是乐观豁达、无忧无虑,她们把精神生活看得比物质生活还重要,所以能够尽情地享受歌舞所带来的欢乐,同时将这种欢乐传递给周围的人 。

黑色里的美 

佤族居住在怒山山脉和高黎贡山向南延伸地带,在这里群山连绵,山高谷深,自古以来就是从事体力劳动的民族。在长期的劳动中,风吹日晒练就了他们壮实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同时也铸成了他们黝黑的肌肤、黑亮的眼睛。他们敬仰黑色,因为黑色象征着健康、庄严和肃穆,他们崇敬勤劳、勇敢和真诚 。

他们以黑为美,无论男女,他们的皮肤都是黑里透红。佤族姑娘大多眼睛深邃,一头浓密的长发自然乌亮,头带银箍。她们像一颗浑然天成的黑珍珠,身上散发着一种黝黑的肤泽之美。

服饰里的美 

佤族先民濮人吃苦耐劳,勤于耕耘,“耕山力穑,颇知纺织”。佤族姑娘们的服饰在我国各民族中极具辨识度和特色,她们的服装多以黑为底,以红为饰,贯头式紧身无袖短衣,盖胸露腹,下身着家织红黑色条纹短裙,筒裙图案多样,色彩绚丽。 

(佤族少女服饰) 

发箍是少女们最具标识性的头饰,各民族中只有佤族使用半月形,中间宽, 两头窄,多用铝、银制成,配以垂肩圆形大耳环。腰间戴有银饰,同时佩带有数个藤篾腰箍,胸前挂着数十串自制的天然果珠或料珠,配搭得十分自然得体。

(佤族姑娘及服饰)

它既适应了山地炎热的亚热带气候,又充分地利用自然万物。美丽大方,个性突出,称得上是服饰艺术的杰作。

歌舞里的美 

古人言“长袖善舞”,阿佤姑娘最善甩动那一头飘逸乌黑的长发。甩起长发狂舞,像巨浪翻腾,柔中有刚,潇洒健美,给人美的享受,表现了佤族女子豪放、爽朗的性格。独树一帜的“甩发舞”曾轰动全国,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佤族姑娘的甩发舞以娱乐健身的方式存在于民间,这种热情奔放的民间舞蹈,从生活中走进了舞台,对佤族社会的融合、特色文化的维系传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尽情舞蹈的佤族姑娘) 

佤族姑娘仿佛自原始苍莽中走出来的山间精灵,敏捷灵动,神秘且极富力量感,充满惑人魅力。这种别样的野性之美在日渐趋于一致的现代审美中极具对抗力,打破了人工雕饰和千篇一律。

(美丽的佤族姑娘) 

佤族姑娘黝黑浓密的长发,就如历史洪荒中遗留的一段美丽韵脚,轻轻握住,就能带我们回到生命之初,遇见人类第一次关于美的叹息。

来源 云南发布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