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检总站:“三三制”普法模式推动平安边境建设

近年来,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立足出入境边防检查和边境管理职能任务,着眼法治边境、法治社会建设新使命新要求,紧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深化“法治宣传固边防”活动。通过建立“三三制”普法工作模式,形成“一所站一主题、一乡村一品牌、一区域一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新格局,以品牌创建升华普法工作、以普法工作引领法治建设、以法治建设夯实边境治理,不断提升平安边境、和谐边境、文明边境建设水平。

健全“三项机制”推动普法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充分发挥制度对行为的规范、引领作用,从压实普法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增强带动效应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三项机制”,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和边境地区全域覆盖。

建立联合普法机制,凝聚法治宣传工作合力。总站与省司法厅、省普法办联合部署“法治宣传固边防”活动,结合云南口岸边境实际细化活动方案,出台实施意见,每年制定措施进行详细规划部署。省委、省政府将活动纳入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整体规划,列入2019、2020年云南省十大法治惠民实事和“警务实战创一流、跨越发展勇争先”工程建设重点项目整体推进。8个边境州(市)、25个边境县(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更加重视加强边境地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将“法治宣传固边防”活动纳入当地法治社会建设重要载体,在人力、物力、财力和宣传渠道上给予大力支持,全面推进边境地区深度普法工作。

推行项目清单机制,压实普法宣传工作责任。逐级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和工作计程表,健全完善普法宣传教育及考核评估、工作激励、经费保障等各项工作制度,配套出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考核标准。同时,逐级建立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人、时限和工作要求,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项目化推进,建立周快讯、月简报、季度讲评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

完善内部学法机制,增强“由内而外”的带动效应。建立党委支部、领导干部和民(辅)警常态化学法用法制度,坚持不懈抓好全警法治理论和法治思维养成教育,通过开展党委中心组集中学法、法律知识竞赛、旁听庭审、专题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广大民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

全体民警作为法律的执行者、传播者,自觉带头遵纪守法、带头依法办事,为群众做好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表率,带动全社会形成尊崇法治、践行法治的良好风尚。

夯实“三块阵地”增强普法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紧扣出入境边防检查和边境管理职能任务,坚持把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作为推进普法工作的重要抓手,从普法工作主要地点和重点对象着手,建强夯实“三块阵地”,推动“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全面有效落实。

立足口岸国门阵地,“双边”普法更有新意。与毗邻的越南、老挝、缅甸对等边防、移民、警察等口岸联检机构建立“双边”联合普法机制,定期在口岸国门“摆摊设点”或利用会谈会晤、联合巡逻、执法合作等时机,开展“互动式、嵌入式、情景式”普法教育宣传,向出入境旅客、双方边民宣传讲解境内外法律法规、治安形势和通关政策。收集整理中国公民出境和外国人入境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民风民俗等常识,印制守法提示30万余份摆放在各个口岸通道边检大厅供出入境人员免费取阅。

同时,在口岸通道设立咨询台,安排专人开展“点单式”普法服务,接受出入境旅客咨询、提供法律服务。

建强边境辖区阵地,普法方式更接地气。深入边境辖区开展送法进学校、进村寨(社区)、进企业、进家庭等活动,及时让人民群众清晰了解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制作汉语与瑶、苗、哈尼、傣、傈僳等少数民族语对照的图文、视音频普法宣传资料,保证各民族群众都看得明白、听得懂。

在学习、集市、广场、村寨建设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408个(面),在边境便道、小道、渡口和集市、街道悬挂普法宣传横幅标语1.6万幅,营造浓厚氛围。联合文体教育部门创作编排《法治说唱》《快板讲法治》《法治心愿》《王小二边境历险记》等法治主题歌曲、小品、短剧168个,定期进村进校举办法治文艺演出,提高普法工作的趣味性实效性。围绕重大节日、纪念日、敏感节点和专项行动,在广场公园、社区村寨、车站码头、旅游景区等人员聚集场所,策划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普法工作针对性。

建强流动普法阵地,“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队伍全面覆盖。在边民群众、企业职工中培养“法律明白人”,在村社干部、学校教师、治安信息员中培养“法治带头人”,通过教育培养一个,影响带动一片,不断提高边疆人民群众整体法律素养,促进法治乡村、法治边境建设。

在培养和发展“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的基础上,各级出入境边防检查、边境管理机关民警和当地党委政府及司法、教育、交通等职能部门一起,发动基层干部群众、企事业单位职工、行业场所业主和治安积极分子、护边员等组成580多支边境普法服务队,不定期开展法律法规送到家、法律服务送上门活动,面对面地向边民群众宣讲法律知识、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

创新“三个举措”提升普法工作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推动依法治理的一项长期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不断创新新时代普法工作的方式方法,拓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渠道措施,结合职能任务推出“三个举措”,逐渐破除普法工作中的闭塞瓶颈。

推行执法全过程式普法。发挥执法工作第一线职能,充分利用检查、办案、调解等执法活动,通过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等方式,开展全过程、全领域、全环节实时精准普法。坚持把普法宣传融入和贯穿到执法全过程全环节,结合检查盘问工作,讲解出入境、进出边境地区和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户籍业务,解读证件办理政策规定,让群众“少跑腿”。结合办理案件、调解纠纷、行业检查、治安巡逻等,有针对性地宣讲法律法规,增强当事人及周边群众的法律意识。

同时,在执勤现场、服务窗口、办案调解场所醒目位置,公示检查盘问、户政业务、法律援助和国(边)境管理、民族宗教等法律条文、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内容,推动执法公开。

实行“以点带面”式普法。结合地域民族特点,因地制宜创建禁毒防艾、打击跨境违法犯罪、关爱妇女儿童、青少年犯罪预防等普法教育示范基地、法治示范校园、法治示范社区(村寨)216个,定期组织机关单位干部、学校师生、企业工人、辖区群众开展主题普法教育活动,“以点带面”带动提升周边人民群众法治素养。

注重发挥警务室、检查室、执勤点法治示范、宣传辐射作用,在不断的实践创新过程中,形成了“国门普法服务队”“小刘讲法律”“屈斌宣讲”“关爱半边天”“贡米之乡普法奇兵”“车轮普法队”等一批品牌典型。

推动新媒体矩阵式普法。深化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工作,利用企事业单位电子显示屏和户外广告屏,滚动播放普法标语和释法案例、普法短剧等微视频,构建立体化、广覆盖的法治传播格局。拍摄制作《宪法与我同行》《宪法的力量》《独龙族的玛牟·响嚷》《捕鼠计》等宪法宣传、释法案例等普法微视频100余部,创作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法治文艺作品50余部,在电视、网络、广播、抖音等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提升覆盖率和知晓度。

利用“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云南司法行政”“云南普法”“云岭雄关”和各站级单位等微信公众号,向群众推送法治宣传知识、普法微视频等活动信息1580余条,倡导群众利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自媒体平台,转发普法信息。



来源 云南普法

责编 陶优

审核 谭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