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实习记者 张雨 文)记者从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截至8月31日,全市共挂牌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9家,主要涵盖了茶叶、民族服饰、黑古陶、饮食制作及歌舞表演等类型。涉及有国家级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近10余人,市级传承人20余人。据初步统计,19家工坊共有员工4465人,其中农民工3776人,建档立卡户689人,2019年已实现营业收入约4790万元。
(民族织锦、服饰)
(古树茶采摘)
提高群众内生动力,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是文化和旅游扶贫的重要举措。为响应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1月印发通知的要求,普洱市高度重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工作,积极主动探索推进“非遗+扶贫”,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在全市范围内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工作,助力农村脱贫攻坚贡献不小。
近段时间以来,普洱市各县区陆续开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挂牌工作。据初步统计,普洱市目前共有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的非遗企业(作坊)30余家,2019年以非遗为主要产品的销售额达到了6230.8万元,在助力农村脱贫攻坚方面已经走在了全省前列,这些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具备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设立条件,其中已有19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完成挂牌。
宁洱两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挂牌成立
8月30日,宁洱县挂牌成立两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分别是普洱大叶茶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普洱茗上品茶业有限公司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将进一步推动宁洱“非遗+扶贫”工作的深入实施,有效提高群众内生动力,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宁洱县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紧紧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积极组织开展传统《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制茶技艺培训,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销售渠道,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近就地务工条件,全面助力精准脱贫,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普洱大叶茶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普洱大叶茶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宁洱镇普洱大叶茶茶厂挂牌成立。普洱大叶茶厂成立于2016年7月,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是普洱茶原产地传播和弘扬普洱茶生态文化的一家特色企业。普洱大叶茶厂参与宁洱县产业发展项目,联结普义乡干塘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73人,为建档立卡户发放收益金。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落户普洱大叶茶厂)
此外,普洱大叶茶厂诚约宁洱县茶特局专家,免费为建档户进行茶叶种植农业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帮助农户提升改造茶叶种植园地,发展茶叶种植产业,以提高科学种植技术,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建档立卡户通过劳动稳定增收。
(宁洱县举办贡茶制作技艺培训班)
(普洱茶传承培训基地传授贡茶制作技艺)
(普洱大叶茶厂初制所)
宁洱普洱茗上品茶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注册成立,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816地质队,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目前,普洱茗上品茶业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占地面积2000平米,年产量600吨的普洱茶精加工厂。为给端金村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平台,公司特地组织当地年轻人开展培训学习,学成之后回乡传授。公司还特地购买机器,将裹龙珠茶的任务交给端金村“雾露山仙女茶厂”,只要有意愿到茶场做工的村民,一年四季保证有活计做。公司负责人汪俊华表示,将一如既往传承发扬和传承好普洱茶制茶技艺,同时保障好建档立卡户贫困户就业问题。
(宁洱县文化和旅游局、宁洱县文化馆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企业颁发牌匾)
(普洱茗上品茶业有限公司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揭牌仪式)
(省市县级专家到普洱茗上品茶业有限公司调研考察)
(传统普洱茶精致加工车间)
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宁洱县文化馆 供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