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南华县龙川镇岔河村成功打造成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李银娟 通讯员 李华萍 文图)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认定名单,楚雄州南华县龙川镇岔河村位列其中。岔河村位于南华县城以北13公里处的龙川镇岔河村委会咪依噜风情谷,地处南华与姚安、牟定三县交界处,南永二级公路贯穿而过,是一个风景秀丽、民族风情浓郁、彝族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民风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近年来,南华县紧紧抓住国家发展全域旅游和云南省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难得机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依托岔河村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底蕴深厚的彝族文化、农耕文化,持续提升改造咪依噜风情谷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闯出了一条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民族更加团结进步的成功路子。据统计,今年1至8月,咪依噜风情谷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5.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17.86万元。


重保护提内涵,彝族文化显特色。以传承保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岔河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抓手,加强对本土彝族文化的收集整理,编写《岔河导游词》,出版发行了《南华风采录》《彝山情歌》《哀牢民歌》《南华美食荟萃》等作品,创办了镇南月琴传习所、农耕文化展室,组建彝族刺绣协会,扶持开办剌绣经营店。分期分批组织村民学习服务礼仪礼节、彝族酒歌、烹饪技术,聘请民间艺人传授歌舞、乐器技艺;动员民间艺人制作销售羊角酒杯、镇南月琴等民族手工工艺品,供应景区消费;组织文学创作人员编辑整理民间传说、故事进行广泛宣传;组建了“南华县岔河乡村旅游合作社”,在重大节日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着力扩大原生态彝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带动面,增强景区的文化软实力。


强基础提质量,景区环境换新颜。结合农村危房改造,注重体现彝族民居风格,通过图腾、彝族绘画、彝族文字、标语刷写和墙面彩绘等,融入彝族文化元素提升整体建筑风貌,使整个景区充满浓郁的彝族风情。同时,优化人居环境,抓好以民居改造、停车场、垃圾池、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村庄道路硬化、改厕改灶、绿化美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宣传并营造共建共享人居环境提升的良好氛围,使咪依噜风情谷景区更加美丽、宜居。


抓党建促提升,乡村旅游促发展。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将岔河村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列为2020年“3100基层党建品牌工程”创建目标,以“旅游革命”和“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为契机,围绕创建品牌明确创建责任,精心制定工作流程,把创建活动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相结合,与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相结合,在培育品牌、争创品牌、叫响品牌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坚持部门联动,做实易地扶贫搬迁、培强富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真正实现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业”“斩穷根”,使基层党建品牌工程真正成为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


以线上带线下,智慧景区新发展。2018年10月,“一部手机游云南”正式上线,云南智慧旅游迈出新步伐。南华县积极配合工作,建设完成城市名片和景区名片以及餐饮、住宿涉旅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完成了咪依噜风情谷景区智慧化建设,手绘地图、智慧厕所、智慧停车场、6路慢直播在“一部手机游云南”推流上线,为岔河村持续发展带来更多人气。


如今的岔河村,在袅袅炊烟中藏着鸟语花香,在诗意田园中留着绿水青山,在玲珑雅致中透着勃勃生机,在市井人家中蕴含着生活真谛。行走在村间,宛若置身诗画田园,抬头可看醉人养眼的蓝天青山,低眉可观蜜蜂蝴蝶在花间飞舞,陶渊明描写的桃源乐土不过如此。村内有夫妻树、月牙泉、镇南月琴传习所、彝族特色民居塑木小镇等景点近20个,有彝人客栈、年猪饭、扁担酒坊、李氏罗锅饭等乡村旅游接待点7个,有彝族羊汤锅、农家杀猪饭、野生菌等特色美食,建有南华咪依噜风情谷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景点丰富,美食众多,旅游设施完善,是乡村旅游的好地方。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