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通讯员 赵建忠 文图)近三年来,禄丰县紧扣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的总体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原则,努力构建特色明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高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乡镇文化站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多元化、多样化”的要求开展工作,基层文化站“小堡垒”发挥了大作用。
设施标准化。自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以来,禄丰县共投入资金1073万元,先后新建或改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总面积7805平方米。其中:有国家一级文化站8个、国家三级文化站5个,达标率为92.85%。2005年禄丰县人民政府出台文件,明确规定“对按标准新建的综合文化站给予每个站5万元的布展经费补助”,此举在州内尚属首例,避免了文化站建好后成为“空站闲站”。县级文化部门对每一个新建的乡镇文化站在布展和功能室设置方面给予精心指导,使每一个按标准新建的乡镇文化站成为集综合文化展室、电子阅览室、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多功能活动室以及室外活动场地、宣传栏等配套设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充分展示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历史文化、民间民俗文化。2016年,禄丰县金山镇综合文化站荣获文化部“2016年全国优秀文化站”称号。
服务规范化。禄丰县乡镇综合文化站采取乡镇主管、上级文化部门业务指导的管理模式,文化站既能保障经费来源,在服务乡镇中心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又能在上级文化部门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工作,最大地发挥综合文化站的职能作用。县级文化部门每年定期对文化站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以便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工作能力。
方式多元化。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通过发掘农村“乡土文化能人”,发挥他们在活跃基层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领头羊”作用,如仁兴大箐的苗族合唱团、中村叽啦的舞龙舞狮队、高峰的大刀舞队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不仅迈出了山乡,走上了中央、省、州大舞台,还到过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部分东南亚国家参加对外文化交流,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活动多样化。各乡镇通过开展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体活动,让群众主动参与,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禄丰恐龙文化旅游节、金山“丰收节”、高峰“火把节”、广通“六月六情人节”、土官“桃花节”、和平“水果文化旅游节”“苗族花山节”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民族节庆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各乡镇因地制宜开展腰鼓、花灯、山歌演唱、快板、左脚舞等广场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据统计,今年1至8月,全县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结合节庆、运动会等活动的举办,共组织和开展文艺演出、非遗传承传统文化展演展示、书画摄影作品展、彝族刺绣等各类演出、展览展示、培训活动达500余次,参与人数达4万余人次。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谭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