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实习记者 李娇蓉)文山除了有“世外桃源”美誉的喀斯特山水田园乡村外,还有很多你所不知的古村古寨,经过多年的改造和振兴,如今的乡村已经焕然一新。这些村落均带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一个个被时光眷顾的地方,虽然历经沧桑变化,但她们依然韵味十足,美丽动人。
国庆期间,如果您来到七彩文山,那么这条神秘旅游线路不妨先了解一下,此条线路串起富宁坡芽村、马关马洒村、麻栗坡老寨西畴香坪山村等十几个美丽的村寨,等你来探访世外桃源幽朴的古寨风情,感受独具魅力的民族风俗,体验神奇精彩的特色文化。
主要景点介绍:
富宁坡芽村——感受坡芽文化
坡芽,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壮语地名,意即“山花烂漫的地方”。该村距剥隘集镇7公里,全村共有63户312人,壮族人口占比98%以上。坡芽村地处驮娘江旅游区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这里代代传唱的《坡芽歌书》,是云南省民族文化遗产中可以与东巴文化并相辉映的宝贵民族文化资源,在文字形态上比东巴文字更原始,在文学形态上具有诗经的韵味,是我国活着的图画文字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认识价值以及开发价值,其发现,将填补了壮族没有古老文字空白。《坡芽歌书》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坡芽,这个美丽而静谧的村庄,世居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壮族人。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劳作以外的娱乐,坡芽也不例外,村民们同样以歌唱表达内心的情感,消磨闲暇的时光。在田间地头,在月下火旁,村中男女,一家老小纷纷开唱,乐此不彼。因此,山歌文化在坡芽村得以长盛不衰,世代流传的壮族民歌曲调达20余种,散发着古老文明的光芒。坡芽歌书,抒情到极致,也浪漫到极致,壮族纯美的爱情和智慧的结晶,就这样浓缩在了千古的绝唱里,引得后人无限赞叹。坡芽歌书,就这样一直唱,一直唱……
在坡芽村,可以欣赏坡芽美景、观看壮剧表演、聆听坡芽山歌、品味壮家美食,感受到游览在坡芽、美食在坡芽、休闲在坡芽、度假在坡芽、娱乐在坡芽的民俗风情。
马关马洒村——华丽蜕变的古韵秘境
马洒村是马关县最大的壮族聚居村寨,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被评为“文山最美民族村”。“马洒”的名字,是因这里的人擅长耍纸马舞而得来。马洒村盘山环水,四面青翠,古木参天,村前错落有致的几百亩良田,是世代马洒人赖以生活和繁衍的天赐福祉之地。
一山坡一山坡的原始森林,一条一条汩汩而流的山涧溪流,隐隐山水间,一座座吊脚楼里袅袅炊烟起,马洒村合着悦耳动听的侬人鼓乐,向世人诉说着数百年来的悠悠岁月……
马洒村寨里大部分壮族群众讲本民族语言,穿本民族服饰,同时也会讲汉语。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壮族人民创造了很多内容极为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如节奏鲜明的马洒“侬人古乐”,舞步雄健的“铜鼓舞”“手巾舞”“纸马舞”及银器制作、刺绣等传统技艺。
马洒壮族传统文化形式和内涵保存比较完整,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祭龙、花饭节、祭雷神、尝新节等传统节日,有神农殿、龙宫、观音庙等特色建筑,有纸马舞、手巾舞等传统舞蹈,有银器制作、刺绣、依人古乐等传统技艺。目前,马洒村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马关阿峨新寨——“农民版画”画出美好生活
和其他壮族山寨一样,阿峨村也粘着水的灵性、飘着稻的香味、传着歌的故事。和其他的壮族山寨不一样的是,100多年前,在壮家儿女手中诞生了一种农民艺术作品——木刻版画。正是这让人惊叹的农民版画,把阿峨村推向了世界。
阿峨新寨村地处丘陵河谷,山林茂盛,风景迤逦。该村的壮族传统文化如服饰、歌舞、饮食、手工艺等,都蕴含着浓烈的乡土气息和壮族韵味。新寨女子有精研绣花手艺的传统习俗,由于绣花耗时,久而久之,形成男人画样、女人绣花的特色风俗。上世纪70年代,新寨农民在艺术家的指导下开始创作版画,他们的版画色彩浓郁,构图别致,内容涵盖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壮乡文化,已蜚声海内外。
马关壮族农民版画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涵盖了生产生活、体育竞技、农业科普、良好社会风尚及美好情操等方面的内容,是壮族人民物质及精神文化生活的真实反映。
到阿峨新寨旅游玩不仅可以观赏到壮族农民版画制作流程工艺、还能欣赏原生态壮族歌舞、品尝“七色糯米饭”、捕捉生态鱼虾、体验独特的壮族稻作农耕文化。
麻栗坡老寨——传承红色基因、接受心灵洗礼
老寨村地处麻栗坡县天保镇东北部,饱含红色“基因”,早在1948年,中共桂滇边工委的武工队员就曾在该村活动;1950年陈赓将军下船头时曾在该村驻留;同时也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对越自卫还击和防御作战的主战区之一。
近年,紧扣区位和资源优势,结合麻栗坡“英雄老山圣地”旅游区建设将老寨打造成为“红色旅游新村”的发展定位,充分挖掘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资源等文化内涵,使其成为集浓郁的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美丽宜居综合型旅游特色村庄。
绿色老寨是一幅画,青山如黛,翠竹掩映,果蔬飘香,渲染了情意浓浓的乡愁;红色老寨如一面旗,英雄边关,红色家园,国旗和炮台,彰显着戎边卫国的自信。
老寨村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在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就有中共桂滇边工委的武工队员在村内活动;到1950年,陈赓将军带领中国援越军事顾问团出境时曾在该村驻留;再到中越战争的十年作战和十年支前,无不用鲜血和奉献一一诉说着老寨村的红色民族魂和爱国情怀。为使这些红色故事像基因一样传承下去,成为世代流传的民族气节和守边固边的爱国主义情怀,天保镇将故事刻于碑,将感恩二字留于石,将各民族不畏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诗篇画于老寨小学墙壁,不断激发各族人民守土固边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情怀,真正将“艰苦卓绝、无私奉献”的“老山精神”付诸实践。
西畴汤谷村——“女子太阳节”壮族活化石
汤谷村在西畴县城的东北方,这里绿树环抱,是壮族人民世代居住的村寨。北回归线从这里穿过,季节交汇之日太阳在这里转身。村内有一个特别的节日,叫做“女子太阳节”,它是当地壮族祭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和恋爱文化的集中展现,是壮族的历史的“活化石”,成为壮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汤谷的“女子太阳山祭祀”民俗在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目前,汤谷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站在远处眺望,美丽的汤谷村傍山临水,村前是一望无际的田园,坝达河环抱整个村子,浇灌着田里的庄稼,孕育着汤谷村。勤劳的壮族儿女和村中的汉族同胞一起在田里忙碌,一幅自然、和谐美好田园画由此产生。汤谷村的建筑风格传承了经典的壮家吊脚楼建筑特色,既保留了传统的主房配楼结构,又经过不断修缮完善,使建筑拥有现代建筑的简洁安全稳定特征。
西畴香坪山村——负氧离子“爆棚”的康养村
西畴香坪山毗邻香坪山景区,区域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90.2%,水资源丰富,10多条溪流常年不断,年平均气温17℃左右,是清朝江浙水陆两路军统领、民国孙中山广州军政府顾问、陆军上将林开武解甲归隐之地,现建有东南亚面积最大、种群数居第二的木兰科珍稀濒危植物园,境内生长着华盖木、桫椤、水杉等国家级保护植物和松针油、大茴香、香木兰、香子含笑等多种特色天然芳香植物。
香坪山风景区最著名的是珍稀植物园和鸡冠山省级森林公园。
珍稀植物园位于香坪山村东侧,是中国最大的珍稀植物园之一,共有植物47科、11属、204种,其中最珍稀的树种要数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的华盖木了。“华”代表中华,“盖”,即盖世无双,全世界仅中国有。
鸡冠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香坪山西北部的崇山峻岭之间,这里汇集了亚热带地区的各种植物和动物,既有赏心悦目的外观,又有丰富的科学研究内涵。置身茫茫林海,欣闻野花,聆听鸟鸣,如临仙境。
香山脚下水波波,两岸桃花夹小河。
皓月三更穿窗户,斜阳一抹照松坡。
春风摆动随帘卷,晓翠浮来任树拖。
万绿丛中露画栋,行人立马望之多。
这是民国韧叶张帮翰写给林开武的一首七律,诗美妙地描绘了当年香坪山的景色。
一起来追寻前辈先贤的脚步,体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探索神秘的文山古村,寻访埋藏在历史中的古迹吧~
温馨提示:
1、此条线路无门票,均可免费参观;
2、虽然现在疫情稳定,但提醒各位游客出门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3、近期阴雨天气频繁,出行请备好雨具,注意安全。七彩文山恭候您的到来。
图片来源:文山州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陶优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