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世界的香格里拉”乡村旅游发展论坛闭幕

11月2日,首届“世界的香格里拉”乡村旅游发展论坛暨“世界乡村在云南”论坛在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落下帷幕。中共迪庆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兵在闭幕式致辞中说到,探索一条中国乡村特有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千百年孕育的乡村文化,留下几代人守护的心灵家园,让乡愁成为乡恋,让身心重回故土,不仅是专家学者的追求,更是所有人的梦想。


围绕“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以及“乡村旅游发展和民宿开发”三大议题,本次论坛从国际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乡村价值的重新认知,古村落保护与开发,老村、老街、老屋的改造与重塑,风情小镇和特色民宿的开发,以及乡村艺术和地域文化的发展等各个方面,探讨全域旅游,研讨乡村发展,从游客需求到旅游管理,从建筑美学到环境设计,从整体规划到品牌重塑,形成了一系列的主张与共识。


作为本届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与会专家在香格里拉市香巴拉时轮坛城,共同签署《2016云南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香格里拉倡议书》。旨在向全世界发出为共同保护乡村、保护农耕文化、保护乡民的倡导之声。


501225383324075504.jpg

附:《2016云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香格里拉倡议书》倡议如下

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应建立系统的传统村落档案制度,如实考察,严格归档。确定传统村落的名称、历史、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民族构成、文化传承、宗教信仰等基本信息;考察记录传统村落格局与整体风貌信息,确定建筑物保护级别;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他生活生产方式、乡风民俗设置立体档案库。

二、先建档后规划,严格按法定程序申请规划许可。尊重传统村落原始状态,在保证传统村落信息留存与传递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居、生产、交通、商业的需求进行规划。

三、在专家指导下谨慎稳妥开展保护修缮。改良提升传统建造技术,选取代表性传统建筑试点示范改造,保证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保持协调一致,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缮,应符合文物部门的相关规定。

四、尊重乡村居民身份。正确处理乡村居民生存发展需求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的关系,协调鼓励居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具体工作,给予外迁居民回乡发展的便利。

五、从村落客观条件出发,正确处理资源承载力、乡村居民意愿与旅游资源调配之间的关系。提倡传统村落生态旅游、生态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融合与可持续,合理规划景点游路与游客餐饮、住宿、娱乐设施,对游客进行良性引导,使游客全方位体验传统村落生活的魅力,更得以传统乡土文化的涵养。

六、建立交流合作、互助互惠机制。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相关部门、建设单位、企业与民间组织的配合;鼓励跨领域研讨与信息共享,共同议定乡村发展策略;建立传统村落相关专家学者、志愿者与乡村居民之间的交流平台,让更多人关注传统村落,让传统村落有家的味道,让心灵中的乡土家园得以延续,让乡愁得以安放。

尊重传统村落的历史地域特点,依照真实性、多样性、可持续与活态性原则,多方位跨领域合作,妥善保护,科学发展,延续传统村落的生命、文化与价值,是人类共同责任和追求。专家们呼吁:让中国传统村落继续成为中华民族生命繁衍和文化传承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