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晚,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大理古城华侨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2020中国舞蹈家协会环境舞蹈展·大理舞蹈季《阿鹏找金花》首演暨杨丽萍大剧院揭幕仪式”在大理古城杨丽萍大剧院举行。
云南省副省长刘洪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文化艺术司副司长周汉萍、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罗杰、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曾艳等国家部委和省直部门领导,陈坚、杨国宗、袁丽娟、李雄、朱建斌等大理州领导,成都市委副书记朱志宏等友好城市领导,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冯双白,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舞蹈艺术家、民族音乐剧《阿鹏找金花》总编导杨丽萍,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杨丽萍大剧院设计师朱锫,中央芭蕾舞团副团长、首席主演、国家一级演员朱妍,中国舞蹈家协会成员、《舞蹈》杂志编辑、中国环境舞蹈展·大理舞蹈季项目负责人梁戈逻,金牌制片人徐佳宁,华语影视导演、编剧、制片人张杨,大理本土建筑设计师八旬等文化、艺术届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中共大理州委书记陈坚在揭幕仪式上致辞:“建设杨丽萍大剧院,创演《阿鹏找金花》,举办大理舞蹈季,就是要依托杨丽萍这个世界知名的艺术品牌和苍山洱海这个举世公认的旅游品牌,借助一流的创作理念、经营模式、技术手段,深入挖掘、全面展示、大力传承大理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充分彰显了州委、州政府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的坚定决心,倾注了杨丽萍老师对艺术、对家乡的眷顾深情,体现了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和省委宣传部对大理旅游文化发展的高度认可,标志着大理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大步。”
“我作为一个白族人,几十年的舞台生涯,终于回到家乡做点事。这个剧院,其实不是我一个人的,它汇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很多演员都来自剑川,来自石宝山。大理人民其实是非常有艺术天赋的,他们都在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我只是一个集结者。我也是农民出生,舞台上表现的插秧、割麦子、晒麦子,就是当地白族人民的生活方式。这次,我是借用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表达了生活的本真。”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杨丽萍一度哽咽,真情道出民族音乐剧《阿鹏找金花》创作历程。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先生为大理州授“中国民族舞蹈创作基地”牌匾。刘洪建、陈坚、杨丽萍、周汉萍、杨国宗、冯双白、朱锫等主要嘉宾触摸启动球,共同为杨丽萍大剧院揭幕。
此次由中国舞协引入的“环境舞蹈”新概念,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据介绍,环境舞蹈是一种舞蹈艺术表演形式,不苛求技巧的完美,不强调肢体该如何舞动,是一种打破约定俗成和欣赏习惯的即兴表达,风格更具个性化。它突破了传统舞蹈的表演形式,舞蹈表演者和观众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甚至观众也是表演的一部分。对于舞者来说,环境就是舞蹈,他们走进山水间,在我们生活的每个空间起舞,这种舞蹈艺术实验被看作是“打破第四堵墙”。
大理是中国当代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老师的故乡,“大理+杨丽萍+舞蹈”是一个天然的经典的不可复制的组合,这是大理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资源。“2020中国舞蹈家协会环境舞蹈展•大理舞蹈季”的举办,旨在将高端艺术与民族民间艺术相结合,精英与大众参与相结合,短期活动与后续延展相结合,希望通过中国舞协著名的舞蹈家和大量艺术资源带动大理的歌舞、戏剧艺术人才、舞蹈爱好者一起在大理苍洱之间、乡村田园、古镇古村翩翩起舞,以大理良好的生态和美丽的生活环境诠释“任何地方皆可起舞”“在环境中起舞 环境就是舞蹈”这一环境舞蹈展美好的主题。同时也期待通过大理舞蹈季的举办,进一步打造大理对外人文交流平台,提升大理开放水平,展示大理独特魅力,助力文化强州和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
大理舞蹈季包括舞梦人生“不跳舞干嘛”、风云际会、丰收节、古城巡游嘉年华、大理舞蹈艺术“云”剧场 、《阿鹏找金花》首演暨大剧院揭幕仪式、舞蹈会客厅、专场音乐会、共舞“红色信仰”等9项内容,时间从9月5日开始持续到国庆黄金周,将运用新媒体和融媒体资源进行广泛传播。
杨丽萍大剧院:诠释“水印苍山”意境
杨丽萍大剧院系云南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位于大理古城南国城以东,占地面积13716平米,建设面积8155平米,总投资1.5亿元以上。剧院建筑概念来源于“水印苍山”,融于自然、浑然天成,由当代中国美术馆及文化建筑设计领域建筑大师朱锫倾力设计,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担任剧目艺术总监。建筑轻柔漂浮的屋顶宛若苍山映于洱海的倒影,呼应着周围连绵的地形,将人工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交织的网格状造型构成巨大的树冠状建筑,它的内部即是表演广场。设计中有意地结合了当地的地形和气候,使高原地区特有的充足的阳光,能透过剧场前厅巨大的斜屋顶造型照射下来。斜屋顶造型内围的市民广场是一个露天公共区域,既可作为市民及游客的公共活动空间,也可作为户外表演区域,通往屋顶的步行楼梯就是用于观看户外表演的观众席,观众依阶而坐,俯瞰表演,表演广场就变幻成一个充满活力的舞台。
杨丽萍大剧院主要分为演艺空间、商业空间、休闲娱乐空间三大功能分区。未来,杨丽萍大剧院将以展示大理本土文化艺术高端歌舞表演节目为主要功能,通过深入挖掘大理文化旅游内涵,进一步发挥民族文化优势,传播大理特色旅游,形成集表演、展示展览、艺术空间、娱乐、休闲等多项功能形态的文化产业链,打造大理独特历史文化和艺术风貌的旅游名片,打造展现新云南、新大理形象的文化艺术中心。
《阿鹏找金花》:奇妙的艺术之旅
海浪,星空,满树茶花瞬间开放,小金花跳起了霸王鞭,漫天的蝴蝶翩翩飞舞…民族音乐剧《阿鹏找金花》是由杨丽萍老师领衔主导,云集国内顶级艺术家打造的全新民族音乐剧。剧情主要讲述了阿鹏与金花暗生情愫心照不宣,阿黑却苦恋金花从中作梗,美丽善良的银花姑娘又对淳朴的阿黑爱而不得,最终以阿鹏和金花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在四个年轻男女的爱恨纠葛中,把白族青年男女之间质朴纯真的爱情和白族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舞台上。
“栽黄秧,吃白米。太阳雨,下不起,青蛙出来讲道理。”原生态的地域场景,质朴的劳动场面,构成了全剧的主旋律。通过充满地域特色的演出内容、生动有趣的演员表演,再配合剧场内部的环境设计,为观众制造一个亦幻亦真的世界,观众走进剧场仿佛置身于一个逼真的梦幻世界,与剧中的人物一起,共同经历一段难忘奇妙的艺术之旅,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除了在阿鹏找金花的情节基础上,整个剧目充斥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如白族三弦、白族调、白族婚俗仪式等。同时,大理另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涧彝族跳菜,也在剧中亮相,为观众带来一场大理民族文化艺术的盛宴。整部音乐剧贯穿了多首大理原创本土音乐,是一部了解大理、了解白族生活的活教材。
技术的进步把艺术家想象中的世界以及非凡的创造力呈现在现实世界中:剧中月亮如岩浆般融化流淌成河的唯美景象、茶花树瞬间开出“万朵茶花”的壮观场面、五彩缤纷的蝴蝶飞满整个剧场等,给观众营造出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52ART公共艺术文化广场:大理文化旅游新IP
“大理有很多有趣的文创资源,由于没有公共舞台,爱好艺术表达的年青人四处散落,我们在充分征求这些年轻人的意见后,创设了这个艺术广场,把这些年青人集中到这里,充分、自由地表达。 ‘52ART’意为‘我爱大理、我爱艺术’,我们希望把它建成大理的一个文化艺术地标。”大理古城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孝敏说。
位于杨丽萍大剧院旁的52ART公共艺术文化广场,总占地面积为18236平方米,规划有大巴车停车位29个、创意集装箱商业区(53组集装箱)、周末文化集市、树阵广场、公共卫生间等区域。该项目作为杨丽萍大剧院的文娱公共空间配套,通过打造开放性的大众公共文娱空间,兼具大众化、人性化、艺术性、创意性的特点,与大剧院相辅相成。
52ART公共文化艺术广场的关键词是“年轻、时尚、艺术、潮流”;初心是“开放、自由、免费、可能性”;宗旨是“交流、分享、表达、展示”。通过打造艺术公园开放性的大众公共文娱空间,兼具大众化、人性化、艺术性、创意性的特点,与杨丽萍大剧院相辅相成,将成为大理古城片区“大理文化旅游新IP”。
来源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杨继培 摄影报道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