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至8日黄金周期间,云南.富宁“华佗建设杯”暨第七届“柔情富宁.生态剥隘”全国野钓大赛在剥隘镇板达村委会者义村、者炳村水域顺利举办。历时48小时激战,参赛的100支参赛队伍,400名钓手认真应战。8日上午,大赛各类奖项出炉,比赛圆满落下帷幕。
从富宁县城出发,驱车一小时左右可抵达剥隘镇,剥隘自古就是云南的东大门,有“滇粤关津”之誉。“滇粤关津”也一度成为古代富宁的代称。这座地处云南东面的小城,被环抱在驮娘江与那马河之间。集镇脚下就是珠江第一港——富宁港。
此次举办野钓大赛的地点正是剥隘。据富宁县委宣传部外宣办专职副主任黄新才介绍,本次野钓大赛全国各钓鱼协会(俱乐部)及钓鱼爱好者均可自由组队报名参赛。各参赛队分A\B\C\D四个赛区进行比赛,比赛时间为48小时连续赛。
经过两天48小时的角逐,各参赛钓友赛出水平、赛出风格,为富宁野钓大赛增添了国庆长假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为富宁体育休闲旅游事业做了良好的铺垫。最终,广西武宣钓协七队以混合鱼总重量124.82斤荣获混合鱼一等奖,奖金8.8万;疯人野钓俱乐部以混合鱼总重量105.19斤荣获混合鱼二等奖,奖金3万;广西武宣钓协二队以81.96斤和弥勒龙于工坊一队以116.84斤荣获混合鱼三等奖,奖金分别1万元;弥勒龙于工坊二队以单尾7.48斤的重量荣获单尾重一等奖,奖金1万元;田蓬野钓二队以单尾6.48斤的重量荣获单尾重二等奖,奖金6000元;百王队以单尾6.12斤的重量荣获单尾重三等奖,奖金4000元。
随着沪昆高铁、云桂高铁的建成投运,云南迎来了“高铁时代”。高铁极大地扩大云南人的生活半径,云南人将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发现和享受尚未发掘的慢生活步调,寻觅深藏闺中的旅游地、神秘的民俗和最具当地特色的美食。
富宁,位于云南东南部,南与越南河江省接壤,东部、北部分别与广西百色右江、西林、田林、那坡、靖西五县区毗邻,西与云南文山州广南、麻栗坡两县相连。在富宁,跨两国三省十县并非难事,这里是云南的“东大门”和“出海口”。从昆明南站到富宁站需约 2小时15分钟。
演不罢的壮剧
富宁是壮剧《螺丝姑娘》的故乡,全国仅有的两个壮剧团之一的文山州壮剧团就在富宁县。在云南壮剧主要发祥地之一的富宁壮乡,流传着这样一句民间俗语 :“珑端必有戏,无戏不珑端。”为感受壮剧的魅力,一定前往距离富宁县城不到 30 公里的归朝镇,据说,这里是富宁赶珑端街最出名的地方珑端街。
“珑端”是壮语译音,意为到田坝里去赶街,珑端街为青年男女的相聚和谈情说爱提供了方便,所以又被称为“风流街”。按传统,珑端街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到三月举行,具体时间由举办的村寨确定,举办珑端街的首要条件是一定要有壮剧的戏班演戏,若本村没有戏班,就得到外村去请。
珑端街为期少则三至五天,多则半个月。期间,戏剧演出不能中断,白天要演一整天,晚上至少演到深夜。农志刚是这里老街壮戏班的编剧和导演。农志刚原本是当地的中学老师,退休后便一直潜心于壮剧的创作。说起剧团,他略带骄傲:“我们的剧团清朝康熙年间就有了,团里还有清朝就遗留下来的戏服。每逢到珑端街的日子,我们这里可热闹了”。
开演前,班主韦志辉穿着已有不少年头的镇班戏服先作了一番祈祷。首先是开台,这是壮戏出演前必不可少的程序,主要是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几句套词念过,便配合身段动作,举枪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刺去,口中又念,接着便唱,随即快步下场。
开台后是踩台,关于踩台人物,有的戏班用两个小旦,有的戏班用“金童玉女”。一般是在锣鼓声中手舞花扇,转踏步上,边舞边唱片刻即下场。踩台结束是“出八仙”,出八仙后是“跳加官”。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后,正式演出才可开始。整个演出中台词对白都是当地的
方言土语,唱腔音调抑扬顿挫,停顿、反复、承续、流转、跌宕,极富韵味,非常悦耳动听。农志刚介绍,壮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是马背胡、牛黄胡,它们都是用马或牛的大腿骨做的琴筒,音色清脆、明亮。而配器有土锣、土鼓、笛、唢呐等。壮剧的伴奏音乐采用多声部的伴奏手法。虽然听起来有些专业,但这些表演者都是老街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个剧团也完全属于民间自发组织。
美食链接
饥食荔枝 饱食黄皮
这种不知名的野果被称为“黄皮果”,也叫“鸡皮果”,成熟期为七八月份,主产于剥隘地区。黄皮果色泽金黄,根据性味可分甜、酸两个品种,有些品种甜酸适口、汁液丰富而具香味,是色、香、味俱佳的水果,可与荔枝并称,叶、根、皮及果核均供药用。富宁人说“饥食荔枝,饱食黄皮”指的是黄皮果具有消食健胃、理气健脾的作用。在有黄皮果的季节,富宁人大快朵颐后,都会习惯性地吃上几个。
黄焖土鸡
桌上的黄焖土鸡着实诱人。饭店老板说:“我们这里的土鸡都是放养的,肉质鲜美、更有嚼劲。富宁的鸡肉好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调料——八角。”富宁是著名的“中国八角之乡”。早在 1279 年,八角就已在富宁的土地上生长,至今已有 700 多年的历史。如今,富宁许多村寨都生长着古老的八角树,树龄在几十到上百年不等。
枣骨辣
“红苗子做枣骨辣,有菜无菜坛子抓。上山种地不带盐,辣骨做汤把饭下。”据说,枣骨辣原本是红苗支系先人在日常狩猎中,在缺水、少盐的艰苦条件下、不洗肉食就直接腌制而成的方便菜。红苗支系姑娘在娘家时,必须最先学会用肉食腌制鲜红可口的枣骨辣,只传女不传男,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七醋之奇
端上“七醋”消食,喝起来酸酸甜甜的,且感觉清爽宜人。七醋要汲取每月初七夜的那马河水,酿醋的糯米要浸泡整整七天,糖化的时间必须是三七二十一天,液态发酵周期为七七四十九天。富宁剥隘是个家家有醋缸,到处飘醋香的镇子。相传,剥隘做醋已有近 400 年的历史,以制醋为生的人家自不必说,一般人家中的醋没有几坛也有几钵,不但自家享用,逢年过节赠送亲友已是惯例。
就爱去文旅全媒体 王丹 刘珈彤 文 龚静阳 图
通讯员 黄新才 赵金福
责编 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