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扶贫点亮指尖经济!普洱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增至21家

文旅头条讯(实习记者 张雨 戴铮 文/图)普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别是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丰厚广博、绚丽多彩,是云南省文化遗产的富集之地。10月11日,主营普洱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项目产品策划、设计与销售展示、体验实践等活动的云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挂牌成立。

2019年初,普洱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后,逐步探索推进“非遗+扶贫”,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在全市范围内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工作,实现普洱市非遗扶贫工坊零的突破。截至目前,全市共挂牌成立了21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普洱云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贺海善介绍,非遗工坊不仅是为大家提供一个浸入式非遗体验的文化场所,更是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为高品质生活方式提供服务的体验型工坊。他说:“不久的将来,公司将通过非遗工坊牵动产品研发及定制服务等项目,争取把工坊打造为非遗文化产学研基地,使之成为企业形象的新名片。”



据悉,此次非遗工坊的挂牌,将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体验活动,为普洱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展示、体验和销售的平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特色传统民俗体验。截至目前,普洱云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店里已有九项非遗项目,包括:金水漏印、火塘烤茶、绝版木刻、傣锦、哈尼刺绣、镇沅黑陶、滇戏、傣族竹编、普洱茶压制。


揭幕当天,平均年龄70岁的老滇剧表演艺术家为观众、嘉宾献上了韵味十足的滇戏《穆桂英出征》表演,带现场嘉宾领略了非遗文化的艺术价值与文化魅力。所揭牌的店里还安排了非遗艺术与技艺的展示,嘉宾现场品尝火塘烤茶、观摩镇沅黑陶以及哈尼刺绣,切身体验一次传统非遗技艺带来的震撼。


“云南普洱黑陶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民间陶器工艺,如今还有许多地方留存着民间黑陶制作,并延续着祖先的古法烧制工艺,由于烧制温度(1000度以内)技术的限制,传统黑陶在实用上有所欠缺。所以,我们在制作黑陶时,融合了现代艺术和文化表现手法,经长期的探索和研制,以1150-1180℃高温、高压烧制渗炭而出。炭黑却帶着细微而丰富的变化,特别是茶器,拙中见细,朴素、自然,享有侘寂之美。可见,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创新,要贴近时代与生活。”镇沅黑陶技艺传承人林斌介绍说。




近年来,普洱市积极鼓励推进非遗传承人收徒传艺、举办培训班,加强技能培训,使传统工艺制作成为更多贫困群众脱贫摘帽、致富创收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普洱市将继续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建设,培育扶持非遗扶贫带头人,发展提升传统工艺产品,扩大传统工艺产品销售渠道,增强“非遗+扶贫”模式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部分图片由普洱云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林斌提供

责编 陶优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