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非遗:彝乡过山号

8月23日,黄应福在家里练习吹号技巧。吹彝族过山号要有强大的肺活量,还要学会用气和换气,至今,80岁的他还在坚持。

黄应福外出吹号时,妻子张作育为他整理衣着。60多年来,每次黄应福接到活离家时,妻子张作育都要为他整理衣着、乐器,送他出门。

8月23日,黄应福正在动手制作唢呐。有着打铁经验的黄应福不仅会打造彝族过山号,还会制作唢呐、镲等民族乐器。而每次收完徒弟后,他都会给徒弟送上一支。

8月22日,参加完红白事后,黄应福带着儿子和徒弟到祖师台前祭拜,表达对祖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8月22日,祭拜后,黄应福把儿子和徒弟召集在一起,总结查找不足,教授吹奏技巧。

黄应福制作唢呐用的材料和工具。

黄应福制作的鼓吹调子专辑。8年前,黄应福请来摄像师,用了一周的时间,摄制、制作出100多份鼓吹调子专辑,作为他的教学光碟,分别发到每个徒弟手上。

“这山吹来那山听”,彝族过山号音调独特,音质悠远醇厚,庄严肃穆,很有穿透力,普遍流传于大理州境内的彝族聚居区。过山号是彝族人民在客事中表达喜悦或寄托哀思的乐器。同时,过山号还有震慑猛兽的作用。

在漾濞县鸡街乡鸡街村,有一位八旬老人,名叫黄应福,彝族,是鸡街村鼓吹帮的领队人,他还是大理州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过山号)代表性传承人。

黄应福生活在唢呐世家,5岁开始和父亲学吹唢呐,12岁和父亲学吹彝族过山号,15岁跟随父亲接揽和经营各类红白喜事、民俗节庆的鼓吹活动;18岁出师,就独立到永平、大理等周边县市承接各类鼓吹活动维持生计。

2009年6月,彝族过山号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二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其中以漾濞县彝族过山号最具代表性,几乎村村都有队伍。在漾濞,过山号、唢呐是红、白客事中不可缺少的乐器,吹奏分丧调和喜调两种。过山号每个队一般由4人组成,最多可达到10人。因吹奏形式比较独特,也经常受邀外出参加重大节庆活动表演。

如今,黄应福从艺已有70多年,带出徒弟100多名,其中唢呐匠就有28人,家里儿子、孙子都会吹,已经传承了5代。平时老人除手把手教徒弟外,还经常带着徒弟应邀参加各种活动,通过实践锻炼,来提高徒弟们的吹奏技能。

黄应福的吹奏技巧已是炉火纯青,而当过铁匠、木匠的他还会自己制作彝族过山号和唢呐,这是他另外一项引以为傲的手艺。每收一个徒弟,他都要亲手制作一支唢呐或彝族过山号送给徒弟。

让老人欣慰而又揪心的是:“学吹奏技巧的徒弟很多,学过山号和唢呐乐器制作的一个都没有。现在,县里会制作彝族过山号和唢呐的人基本过世了……”老人过山号、唢呐乐器制作手艺至今未有传人,这成了老人最大的遗憾和期盼……(杨佳燕)


来源: 云南网-大理日报

编辑 沈艺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