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古称“仙源”,碧水蓝天、绿树掩映,美不胜收。易门,因水而得名,水,是万物之源,它能融合百味,滋养生灵。清透醇和的泉水千年不变涌动在易门,养育一方水城,造就了易门的文明和健康生活品质。
纯净的水源,青秀的山林,珍贵的野生菌山珍,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易门纯朴的村民们世代生活在这里,享受得天独厚的美景,飨用口感丰富、风味独特的美食,用心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走进易门,寻觅的不止是一方胜地,更是健康与生活品质。易门地处滇中,位于玉溪、昆明、楚雄三州市交界,距昆明86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珍贵的野生菌更是响誉海内外。
易门,公元前109年置县,依山傍水,自然和谐。易门总面积1571平方公里,辖四乡三镇(龙泉镇、六街镇、绿汁镇、小街乡和浦贝、十街、铜厂三个彝族乡),境内汉族人口居多,还居住着彝、哈尼、回、苗、白等少数民族。纯朴、善良的易门人怀着开放包容的心态,用热情的笑容欢迎八方游客。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将“滇中水城、菌香易门”的旅游品牌打响,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观光者。易门旅游资源丰富,天然而成的自然景观和具有悠久历史的人文景观巧妙融合,美不胜收。
这里有始建于西汉静谧幽深的千年古刹静乐庵、元朝的清凉寺、清朝道光年间的龙泉大寺等佛教名胜;有“滇西第一名胜”龙泉国家森林公园,沿岸峭壁林立的干热河谷绿汁江,迄今1.8亿年的恐龙化石群等自然景观;有彝族发祥地之一的马头山和以“南疆丹娘”孙兰英等革命先烈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带等人文景观;还有始于雍正三年的 “二月二”传统戏会和传统苗族花山节、彝族火把节以及新近打造的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会,“滇中水城、菌乡易门”之美誉享誉海内外。
饱含历史文化底蕴的易门,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类型气候又孕育了丰富的生物、水利、矿产资源。华山松籽、板栗、核桃、优质梨、柑桔等地方优势经济林产品形成一定规模;高山深箐里,植物群落中,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均有;铜、铁、铅、锌、白钙、磁土、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等金属非金属均有,特别是铜矿资源丰富。
在空气清新的易门,名吃荟萃,看完美景,大口吃羊肉、大口喝大龙口酒,才叫过瘾,华灯初上,再到文化长廊走一遭,简直美醉了。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易门全力打造集乡村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户外运动旅游和康体保健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扎实推进易门旅游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