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64周年!
生日快乐!
1956年11月17日至11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下关胜利召开。会议讨论和通过了《大理区七年来的工作情况和1957年的工作意见》的报告,通过了《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选出了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州长、副州长、州人民委员和中级法院院长,正式成立了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定为自治州首府。大理白族自治州辖1市11县,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
大理州宣传片
▼
我庆幸我出生在这片土地上
在这里享受着蓝天白云
在这里远望着苍山洱海
在这里熏陶着悠悠文化
在这里每一天都是快乐幸福的
在这里有一种能让人心安的感觉
在大理的生活太安逸了
这样的安逸很容易让人安于现状
所以一直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
这时才发现
原来生活没有苟且,没有远方,只有故乡
曾经,一心想要离开
现在,心心念念想要回去
在异乡,越发思念这美丽的家乡。
也才深刻体会到乡愁的味道。
苍山为炉,洱海煎水,风花雪月入茶
烹一壶浓郁的乡愁
品一盏叫作大理的滋味
一苦,流年沧桑,风雨洗礼,拨云见日
二甜,香茶,核桃,乳扇,齿颊留香
三回味,扎染,木刻,石头,才情智慧
这浓厚的白族三道茶,
寓意着人生的五味杂陈,需要你慢慢去品
乡愁是流年沧桑的味道
大理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十六个世纪以前的远古时代
据文献记载,
大理白族的祖先早在公元四世纪
就在这个濒临洱海、背靠苍山的地方繁衍生息
并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
经过风雨的洗礼,岁月的变迁
大理经历了很多
朝代的更替没有改变他
1925年的大理大地震没有震垮他
一路走来,风雨兼程
从南方丝绸之路
再到南诏国,然后再是大理国
他不随顺任何人
也不怕被任何事损减
历久弥新
吸引着每一个来这里的人
乡愁是唇齿间的留恋
大理,离开这里就会想念
无论身处何处
心系的就是大理的美食
永平黄焖鸡
▼
大理酸辣鱼
▼
生皮
▼
喜洲粑粑
▼
乳扇
▼
这些都是带不走的家乡味
也是我们在外一直嘴馋的美食
乡愁是绕耳不绝的乡音
古语说,乡音难改
走在村巷中,出门在外时
让人惊喜的就是能够听到那浓浓的乡音韵味
在那遥远的高山脚下
在那溪水欢唱、百花争艳的山谷里
从小喝着故乡的水
吃着生长在故乡的食粮
讲着地地道道的白族话
听着本土气息浓厚的白族调、大本曲
在外只要遇上故乡人
我总会自然地和他们讲起家乡话来
其实
乡音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古老的山歌朝山调是故乡的乡音
伴着唢呐、三弦的伴奏的大本曲是故乡的乡音
淳朴的白族话也是故乡的乡音
乡音是一根弦
它不仅时常牵动着我的乡情
而且不断奏响着美妙的乐章
我喜欢这浓浓的乡音
也不愿被改变
乡愁是走过万水千山后的思念
走过万水千山
你最后会发现其实还是大理最美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冬天的风带来的寒意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花开满地带来的美景
在这里,你可以造访苍山看到皑皑的白雪
在这里,你可以泛舟洱海尽享朦胧的月色
在这里,你可以穿梭古城追寻凝固的历史
从小到大
都是这些美景伴着我们长大
看不够的山水
逛不完的古迹
在我们的脑海里深深定格下精彩的瞬间
▲
崇圣寺三塔
▲
苍山
▲
洱海
▲
沙溪古镇
▲
蝴蝶泉
离开了家乡更知家乡的美
我为大理感到自豪
自豪于大理人
自豪于白族
还自豪于“文献名邦”这四个字
大理的美是说不完的
大理的美是道不尽的
千人有千人的感受
它的淡定从容,宁静悠然
只有真正到过大理的人才能有所体会
今天在这个特别的时刻,
我想自豪地说一句:
大理州生日快乐!
我一直为您而自豪!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来源:玩转云南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