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孙思漫 文/图 厦门报道)12月4日上午,由中共中央台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福建省政府主办的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海峡两岸文博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两岸的近千家参展商齐聚6.8万平方米的线下展区。云南展馆内,由云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带来的玉雕、角雕、剪纸、斑铜等具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的非遗产品受到了众多嘉宾和参展商的关注,精美的技艺让大家称赞不已。
走近云南展区,只见入眼就是一朵美丽的云彩,正好契合“七彩云南 旅游天堂”的口号,据云南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云南展台主体造型以高铁、七彩云朵及开屏的孔雀为元素提取,以现代化方式构图,突出当下飞速发展的云南文化及旅游。云南展区面积近200平方米,展出内容主要包括一部手机游云南、非遗产品、旅游商品、5G+AR/VR体验等,希望通过展示、交流,让更多人了解云南以“金木土石布”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以及非遗等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智慧旅游建设、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成果。
在云南展区内,斑铜、乌铜走银、玉雕、剪纸等民族民间非遗工艺品一经亮相,便凭其精湛工艺、炫丽品相、民族特色,引来众人观赏,称赞云南非遗传统技艺的巧夺天工。云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秦桂珍介绍,本次带来的工艺品都是由云南省著名非遗传承人制作的,近年来,随着“金木土石布”在世界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云南的特色文化工艺、非遗产品也开始被更多人所知道。
秦桂珍表示,成立十年来,云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积极弘扬传统文化,把具有云南特色的非遗产品融入现代生活之中,让更多人了解云南的优秀民间文化。自成立以来,云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携非遗传承人到访过东南亚多个国家,同时接待了印度青年代表团、泰国青年代表团等外国访团,用文化沟通思想,助力云南非遗走出去。
现场,昆明市市级非遗技艺传承人汪鑫目为多位观展者速剪了肖像剪影,他不临摹、不画图,只用一张纸一把剪刀,观察了一下模特就迅速挥动剪刀,不到三分钟一张惟妙惟肖的肖像就跃然纸上,获得了阵阵掌声。
由于剪纸技艺高超,汪鑫目经常被盛赞为“中华一剪”“神剪”,他的作品“象背上的情侣”耗时近五个小时才剪完,其中融入了很多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民俗文化,深受大家喜欢。汪鑫目告诉记者,他已经涉足剪纸行业33年,但是在家里却是从事时间最短的。因为除了自己外,他的岳母、妻子都是市级非遗传承人,接触剪纸时间更长。现在,汪鑫目还会到昆明的先锋小学、拓东二小去给学生们上课,教学生剪纸,希望把这门优秀的技艺传承下去。
同为非遗传承人的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副馆长杨启慧则向嘉宾们介绍了云南剪纸的独特性以及云南傣族剪纸、彝族剪纸的特征,更贴合实用性的云南剪纸在国内剪纸行业占据了重要一席。
据介绍,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继续秉承“一脉传承·创意未来”主题,突出两岸互动、突出数字创新、突出产业发展、突出文旅消费,促进两岸文化深度交流和对接,促进两岸文化产业提质增效,继续将文博会打造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交流交易、文旅项目投资对接的重要平台。文博会期间还将举办精品项目交流对接会、“全福游、有全福”重大项目推介会、海峡两岸文旅IP大会、好创意设计大赛、文博大讲堂等活动,将会议论坛、项目对接和美学体验充分整合体现。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马永虎